Alexander Wang:对于设计我不会妥协
【中国鞋网-设计师风采】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在纽约最炙手可热的华裔设计师Alexander Wang,却偏偏有个不太洋气的中文名字——王大仁。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在中国的人气,他来中国之前就拥有了一票时尚粉丝。
Alexander Wang,1983年出生在美国洛杉矶,18岁移居纽约并在帕森斯(Parsons)设计学院学习设计。2009年7月,在经济形势很差的情况下,推出全新的无性别休闲装系列,虽然款式不多,但还是受到从媒体到粉丝们的热烈追捧,也被“时尚女魔头”Anna Wintour,设计师Diane von Furstenberg等时尚名人力捧。
"用最少的布料展示女性魅力"
这个中文名有点俗气:王大仁。势利的时尚圈是不允许有这么俗气的名字存在的,于是,中国时尚界像是有个黄金定律一样,一致称呼他为Alexander Wang。
Alexander Wang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旗舰店的开幕派对吸引了众多国内顶级名模,杜鹃、吕燕、裴蓓均盛装出席。不仅如此,更有Zoe Kravitz、Penn Badgley、Hamish Bowles等打着飞的来到北京为他站台的时尚宠儿们。
其实早在2011年,比利时裔美国时尚设计师,同时也是美国时尚设计师协会主席的Diane von Furstenberg,就在她个人的北京精品店开幕仪式上公开表示,在过去几年里,很多华裔美籍时尚设计师已在纽约崭露头角,这其中就包括本文的主人公王大仁先生。Diane对他的评价是“极具天赋,用最少的布料就可以将女性的魅力完全展示出来”。
王大仁表示,华裔背景并不会影响到设计,他不会墨守成规,也始终拒绝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不为进军中国市场而妥协
经常有人问王大仁,华裔美籍设计师的优势是什么。王大仁说他没法回答,“我只能告诉你我自己的故事。现在纽约已经成立了年轻设计师团队,并得到了CFDA和《Vogue》的支持。这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亚裔设计师。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个人也非常荣幸。”他说他的华裔背景并不会影响到设计,他不会墨守成规,也始终拒绝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不会为了进军中国市场而妥协。
王大仁在纽约已经生活十年有余,从不为纽约客设计,因为他觉得他的客户群都是“世界公民”。他说:“我的设计更宽泛、更感性,我们这代人是靠文化、音乐、经历联系起来的,而不是背景”。
设计灵感:奢华而低调 简约而饱满
王大仁对这一理念的坚持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他的出生地洛杉矶作为全美第二大城市,富有深厚的滨海休闲文化,女性们喜欢尝试不同的衣服,但她们的心头最爱还是穿着容易的休闲装扮,这对他的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设计一方面自由不羁,另一方面又同样注重细节,对服装边缘的处理更是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而对目前时尚界的奢华之风则不屑一顾。一个突出的例子便是王大仁在设计中热衷于使用黑色面料,而非印花布。
王大仁18岁时来到纽约,随后进入有“时尚巨头摇篮”之称的帕森斯设计学院,这所学院曾培养出Marc Jacobs、Donna Karan 、Tom Ford等时尚大咖。不过同很多牛人一样,王大仁也没能完成学业,在大二时便肄业,并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套服装——五件中性装。对于这段经历,他认为“当时自己并不是在冒险,而是抓住了机遇,尝试了不同的东西”。确实如此,他抓住了机遇,最初他的品牌工作室只有他和姐姐两个人,而现如今,他的品牌已经将店铺开到了地球另一边:北京。
"时尚女魔头"的金口玉言
在《Vogue》杂志实习期间,王大仁深受主编“时尚女魔头”Anna Wintour的赏识,曾受邀到她的办公室。用Anna的话说:“Alexander Wang一定会成功”,她将为王大仁提供“鼎力支持”。Anna没有食言,此后她多次到王大仁的工作室探班。
王大仁辍学两年后推出了他的第一套全系女装,而正是这套女装让他在时尚界一举成名。此后,他入选了2008年度美国时尚设计师协会(CFDA)最佳女装奖,并赢得该协会与《Vogue》杂志共同提供的20万美元时尚基金。这对王大仁这样一个“从不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个重大转折。
对年纪轻轻的王大仁来说,这些可真算是时尚圈的“黄金履历”了:曾就读于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并在Marc Jacobs和全球顶级时尚杂志《Vogue》实习。与如此令人艳羡的背景相比,他对工作的态度更加令人嫉妒。王大仁却从不认为自己是在工作,而是不断地学习。对于他的实习经历,他认为那只是“体验”,并非“实际的工作经验”。
在成立个人品牌之后,王大仁又设计出纤细贴身的瘦腿裤,宽松的上衣,引领潮流的包包和手套。他的设计不但深受Lindsay Lohan、Mandy Moore、Ashlee Simpson等西方名媛的喜爱,也得到了中国一线女星的认可。
虽然目前Alexander Wang在中国只有北京一家店,但他的野心绝不仅于此。随着北京店铺的开幕,除了传统店面,他还将进军电子商务。
随着店铺数量的增多,将有越来越多的时尚女性穿上王大仁设计的服装;谈到这里,王大仁难以掩饰他的野心:“当我在街上看到一个女人穿着我设计的衣服,我就感觉到我和她是有联系的。我相信,我将与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产生这种联系。”
TO:这次在中国同时开设精品店和电子商务,消费者会有什么不同的购物体验吗?
开设电子商务,其实是因为我经常上Facebook和Twitter,上面很多粉丝都要求我开设网站以售卖我的作品,这样的消费者对我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度。而在精品店里,你可以看到我们是一个生活方式品牌,并不仅仅是一个服装品牌,消费者可以找到有我们品牌特色的盘子、蜡烛、桌具等。我希望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温馨而充满时尚感的购物环境。
TO:你是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获得如此大的成功的?
在2005年我创建我的第一个系列的时候,只有5件单品。当时我没有什么经验,只有我妹妹和我一起在工作……然而看看今天,我已经在北京开店了,我从未想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些就全部发生了。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我足够幸运。
TO:今年具体有什么计划呢?
今年将是我全面扩张的一年,尤其是在亚洲市场。我在上海将有两家精品店开业。这次北京之行后我会立即飞到香港去,在那里的“游击”店也将转变成精品店。同样,在曼谷、新加坡、东京,以及韩国,今年都会有我的精品店开业。
TO:你好像每次都拿到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工作机会?
哈哈,这非常有意思。我其实并没有在这些地方真正“工作”过。比如,为了创立我的个人品牌,我从Parsons设计学院退学了,而在Marc Jacobs和VOGUE我也仅仅是实习过。但是这些经历都让我明确了一件事情: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我们想走的职业道路,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这些经历,从不同程度上都给我的个性和创造下了一些定义。
TO:你认为你的华裔血统给了你便利条件吗?
我承认,我有中国血统,但是事实上,我的设计是标准的美国风格,纽约东区是我的灵感来源之一。我从玩滑板的年轻人和我的朋友找到很多自由精神,我非常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傲然冷漠的态度,并在这种生活态度上得到灵感,设计出自由、不羁的作品。我觉得我自己并不能被我的血统所定义。我其实是被我的生活环境、我如何成长,这些细节所影响,而这些影响就反映在我的设计理念里。
TO:你怎么看待近几年来华裔设计师的突然崛起?
哈哈,这个问题是我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说句实话,我真的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是怎样的。我只能通过我自己的故事来告诉大家我自己的个例。追求其原因,我想是因为CFDA(美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VOGUE都有大量的关注,并给予支持吧。
TO:你的设计堪称叫好又叫座,但是你始终是一个设计师。你如何平衡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我希望自己能够平衡艺术思维和逻辑思维。对我来说,我总是不停地去审视自己,艺术和商业,50%对50%。我经常告诉自己:“啊,我真的好想用这块面料!我想要这个产品看起来是这么回事!”但是,我经常停顿一下,对自己说:“等一下!这个面料有点贵?它的价格能否真的体现这个价值?”对我来说,我的内心时刻都在挑战。但是,有趣的是,我公司就像我的大脑一样,设计团队和销售团队,市场团队,也经常为这些事情所争斗。我想这总是一个学习过程,这也是这个工作中我最喜欢的地方。
TO:在你设计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所谓的“缪斯女神”给你以灵感?
哦!天呐,我要避免使用“缪斯女神”这个词,这个词太老套了。我创作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特定形象。我仅仅给那些能够给我带来灵感的女人们创作。她们喜欢新鲜事物,十分开明,对自己有一定的追求。我自己其实也不是特别明白我想要和什么样的人工作,除非我遇到那个人——而一旦我遇到那个人,他又会给我灵感,启发我去创作。我觉得是我和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和这些人之间的对话,和这些人一起工作,给我了创作的灵感。没有一种特定的女人给我以灵感。
TO:如果没有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你会做什么别的职业?
天啊……其实我一直想在时尚行业有所建树,你知道,就是设计啊、创造啊,等等。从我小时候我就开始幻想自己是时装设计师了……哈哈,我真想不到除了时装设计师,我还能从事什么别的职业。或许是音乐作曲人?总而言之,我喜欢有创造力,有表达力的工作。
- 上一篇:高杨:让服装设计FUN一点
- 下一篇:专访澳洲球鞋客制设计师——Sekur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