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仿洋品牌折射鞋业监管体系的缺失
【-鞋世界导刊】“达芬奇”家具以次充好、虚报原产地等欺骗行为,一经暴光,立即引来全民讨伐,至今余温未退。“蒙娜丽莎的眼泪”拯救不了“达芬奇”,只能被看作虚情假意的笑料,增加事件本身的闹剧成分而已。信息传播告诉发达的时代,就像食品安全一样,任何一家无良企业的被揭露,总会“牵一发,动全身”,“流风”所及,必然引发大众对其他品牌甚至其他行业的高度警惕与检索。
是什么原因造成“假洋鬼子”大行其道?
折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一直追求融入国际化,而国外的很多东西确实也有更深厚的品牌沉淀,对于国内民众来说,很容易认为国外的东西都是好的,这样的消费心理,必然让在国内市场大行其道。而相对应的是,国人却对本土商品从一开始就不容易建立起品牌自信。
基于这样的现实,很多鞋企注册的品牌名称故意带上“洋味”,甚至将名称与国外品牌移花接木,以此来混淆视听,更为高明的便是在意大利、法国等时尚之都注册空壳公司,再授权国内公司运作此“洋品牌”,如此起步,不但能迅速切入市场,更能堂而皇之地拉抬价格。其实,我个人觉得如此作为的企业,大多数是一些,如果他们能借此提高自己的实力,反过来再将资金投入到设计研发上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像“达芬奇”这样的企业,其最大的致命伤,不是有意无意地假冒原产地,而是在贪婪欲望的趋势下,以次充好,甚至以不合格的产品来欺骗消费者,冲破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对于部分鞋企来说,我们一定要明白,不管“洋品牌”的出身编得有多么高贵,不管“洋品牌”可追溯的历史有多久远,鲜亮的外衣底下,终究还是“MADE IN CHINA”,记住:“恺撒的终究要还给恺撒”。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人眼界的不断放宽,消费者将对“洋品牌”有更深入的了解,真正用心经营的本土品牌必然会受到青睐,“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对于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以自己的努力与消费者建立互信,以自己不断创新的产品取得消费者的尊重。
“监管体系”的缺失
国人对“洋品牌”趋之若骛的背后,更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对本土品牌信任的缺失,再进一步推究,就是国内对产品监管体系的缺失、行业标准偏低,以及整治的力度太弱。这样的环境,不要说假洋品牌要浑水摸鱼,即使是真正的国际大牌,也自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中国要从制造向品牌升级,首先就要给这样的变革创造良性的环境。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再聪明的头脑也会丧失创意激情。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无良企业的惩治力度以儆效尤。
行业协会或许可以在推动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惩治力度过程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在“洋品牌”效应的影响下,绝大多数消费者很难明了洋品牌背后的真正价值,而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作为监督部门,应该赋予消费者知情权,在信息如此发达的当下,通过相关部门的作为,逐步引导整个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在笔者看来,“达芬奇”事件至少用“蒙娜丽莎的眼泪”唤醒消费者对洋品牌的新认知,同时对于鞋企来说,我们或许更应该对“品牌”有更深入的认识。
对“洋品牌”认知的颠覆
对于钟情“洋品牌”的消费者来说,总认为洋品牌就应该比同类的本土品牌昂贵,至于为什么,很少有人能有清晰的概念。假洋品牌的大行其道,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消费心理。其实,仔细想想就不难明白,“达芬奇”欺骗的都是富人,为什么却能引起全社会的讨伐?“便宜无好货”,知名的总比不知名的好,大品牌的总比小品牌的好,国外的总比国内的好,等国外的品牌出现问题时,我们该选择什么?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逃避对现实的不满?商业诚信的缺位和品牌承诺的破产,将颠覆消费者对洋品牌的固有认知。同时,对于鞋企而言,似乎更有必要重新梳理对品牌的定义。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对于洋品牌由国内贴牌生产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洋品牌之所以比国内品牌有更大的赢利空间,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它是意大利生产的,还是国内生产的,而在于它代表了意大利的设计水准。国内鞋企对国外品牌的收购并不在少数,甚至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如何保持洋品牌固有价值和价格优势?核心只有一个——是否能延续原有的工艺与设计水准。
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发生逆转的时候,对于本土品牌来说,或许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增加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砝码。例如:
1、当你的设计研发水平和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完全可以再开辟高端副线品牌,进入高端市场分享市场份额。
2、某些为国外大牌贴牌加工的鞋企,完全可以将自有品牌与国外大牌进行对比,从而给消费者心理暗示——在原材料、工艺等跟国外大牌相同的基础上,而凸显价格优势。
3、要善于捕捉热点人物与热点话题,将品牌植入其中,引导品牌联想。
4、用权威的检测数据和公开透明的运作思路,很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5、将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义无返顾地在高端路线上行进。
其实,无论对“达芬奇”事件的任何评说,归根到底还是诚信问题,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品牌的价值,便是代表一种承诺,如果连这条底线都要被贪欲冲破的话,迟早会为消费者所抛弃。像“达芬奇”这样的企业每揭露一次,令人痛恨之余,也引发了更多的行业不良问题的大清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