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鞋行业每周简报201120期
“愤怒的小鸟”插翅鞋业市场 开辟营销新蓝海
当消费者沉浸在一个售价99美分的游戏中时,很可能也会为与之相关的小鸟衍生品而买单。这就是《愤怒的小鸟》的营销制胜之处,这种个性化的深度营销已经成为了新一波消费者深度体验时尚的潮流代言了。鞋类产品同质化已然造成了鞋类行业中有成千上万个的竞争者,使得鞋企无法瞄准某一个竞争对手。所以说,加强个性化深度营销无疑成为鞋冲刺新市场蓝海的制胜关键,这就宛如“愤怒的小鸟”所渗透的那种营销精神,一如既往地发力营销市场新干线。当“愤怒的小鸟”插翅飞入鞋业市场里,一场关于新型的时代深度营销与体验经济便迎来了崭新的序幕。
国产鞋品牌强势崛起 改变洋品牌垄断局面
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之后,运动服装鞋业再也不是国际运动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我们看到的国内体育商标越来越多,、安踏、卡帕、匹克、361°……越来越多的国产运动品牌活跃在公众视野之中,从赞助热门体育赛事到邀请国内外知名运动员代言,国产的强势崛起,正在改变洋品牌垄断市场的格局,而这一点,在深圳大运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本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国际大牌固然还在,但中国民族品牌更是铺天盖地而来。以361°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几乎赞助了大多数国家的服装,大运会吹响了中国体育品牌的集结号。
鞋服用工荒终结廉价制造 驱动技术新创新
进入3月以来,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新一轮“用工警报”频频拉响。从“用工慌”到“用工荒”,一年之内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彻底逆转。计划不如变化快,年前计划年后改,这是不少鞋服企业所没有料到的。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用工吃紧的不仅是珠三角、长三角,在山东、安徽、河北等地“用工荒”也在迅速蔓延。综合各地情况来看,缺工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小型制鞋、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许多企业因为缺工导致断产停工,新一轮的“用工荒”使诸多企业陷入困境。
中国鞋企奋勇再抗国际贸易壁垒
据悉,自2011年6月1日起欧盟开始强制实施一部全新的REACH法规,这对于中国的出口型鞋服等企业而言,将又是阻挡其快步前行的拒马。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为主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正逐渐成为各个国家保护本国产品最普遍的贸易壁垒,并随着国际形势发生激烈的变化。在中国鞋企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还将遇到愈来愈多的艰难险阻,贸易壁垒如一只只凶恶神煞的“拦路虎”,让中国鞋企畏惧前行。只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挥好品牌优势这把利剑,才能扫除一路上的束缚和障碍,在国际市场上叱咤风云!
儿童鞋服植入动漫元素 人才需求日益膨胀
从2009年安踏、、鸿星尔克等福建体育用品品牌集体发力“她”经济之后,童装童鞋市场成为各家争夺的最后一块蛋糕。为此,财大气粗的传统品牌开始从动漫行业“挖”动漫设计师来为自己的“童”品牌做设计,价码从几万到几十万一路看涨,而最近福建某服装品牌以120万年薪成功抢下设计师,刷新了记录。业内人士也分析,随着儿童市场竞争的升温,服装品牌的童装不仅要与同行竞争,更要与更有经验的纯童装品牌竞争,而在高压下,童装设计师的需求会更大,瞄准动漫设计人才的传统企业会更多,而更高的年薪将会出现。
中小代工鞋企亟待加强流通渠道建设
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将代工企业原有优势挤压殆尽,“钱荒蔓延”更成为不少中小企业倒闭的导火索。今年3月31日,长达近5年的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税宣告“寿终正寝”,这让中山的不少鞋企欢呼雀跃。长期套着的紧箍咒终于卸下,可以大把地接到来自欧盟的订单了。但好景不长,随后就有不少相关负责人表示,欧盟随后出台的多项针对鞋类的监控措施,似乎表明进入欧盟的道路并不平坦。
解读《新婚姻法》背景下中国鞋企的发展
《新婚姻法》的全面发布之于鞋业在房产领域的发展显然是影响颇大的,但是它同样了也刺激了鞋业网购的井喷发展。诚如,传统的全职太太们,因为忙于“搏杀“挣钱,逛街的时间也就减少了,此时网购无疑就是最好的消费方式。所以,基于上述的种种主观因素,我们也亟待在《新婚姻法》的广大实施下,中国鞋业势必在未来的市场领域扩展中书写出更为精彩的篇章。
知名运动品牌鞋服均被检出含有毒物质
就国内外知名运动品牌的服装和鞋被绿色和平组织检出含有毒物质,今日下午,厂商表示尚不清楚这一事件,待了解事情之后会给出答复。23日上午,绿色和平组织公布全球品牌服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国际知名品牌的服装和鞋,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该物质在水中会分解成有毒的壬基酚(NP)。
“利弊均存”鞋服业“触网”成趋势
众所周知,传统鞋服企业“触网”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了,那么在众多鞋服企业加入这场激烈的电商市场角逐中,却也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之处。对此,专家指出,尽管做得好的传统鞋服电商不多,但是确实也有些特别有代表性的鞋类电商,诚如就是个不错的案例。我们在一系列对比过程中均可发现这类鞋类电商有个特别鲜明的特点,就是老板有决心有耐心,员工团队合作精神强。倘若没有这个前提所涵盖的经营理念都是打酱油的发展,轻轻地来了,也就只能悄悄地走了。
探究陈列模式亮点 引领鞋企终端升级
聚焦鞋类体验经济的到来,终端陈列概念也被推上了时代的讨论舞台。纵观国内鞋类终端陈列的发展格局,过滤淘汰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低附加值鞋企终端陈列模式,对于鞋企的品牌淘金与渠道经营发展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诚然,让笔者再次用放大镜搜索全国各地区的终端模式,结果显示,国内有将近半成的鞋企终端陈列还处于较为不规范的业态经营阶段。基于此,鞋企又该如何趋利避害以玩转“陈列”这个亮点来启动终端的最优化运营与突破,这着实是个值得鞋类陈列专家深耕的新蓝本议题。
闽派鞋服将迎来新一轮上市高潮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泉州企业接二连三上市,激励了该企加快步伐,争取早日实现“上市梦”。面对新一轮的企业上市潮,企业在上市前首先应该打响品牌,拥有大的盈利规模。另外,企业在进行私募融资时,应关注“怎么谈价钱”这一关键点,让投资人认同你的理念。李俊概特别强调,目前石狮企业最大的瓶颈不是“钱”,而是人才。此外,企业还需面对规范化问题和管理问题,尤其是家族企业的转变和股权结构的优化。
把控鞋企品牌质量 淡看市场几度“轻狂”
纵观近期各大媒体主题,知名鞋类品牌的质量问题再次成为了焦点。据上海市工商局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抽查的皮鞋、休闲鞋、旅游鞋等鞋类品种中,就有45个批次商品不合格,其中不乏标称商标为耐克、匡威、特步、彪马等知名鞋类品牌的部分产品。这些鞋产品目前主要还存在着剥离强度不合格、感官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对此,许多鞋类专家也纷纷针对该类品牌的质量把控提出了各种看法。就深度广度而言,知名鞋业品牌所呈现的质量问题无疑再一次拉响了鞋行业品牌质量拷问的警报,同时也加剧了整个行业对质量把控的更深层次思考。
福建鞋类品牌频频亮相国际舞台
近日,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丁水波和西班牙比利亚雷亚尔俱乐部主席费尔南多・罗格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正式签约,特步取代彪马正式成为该俱乐部2011-2016年独家装备赞助商、官方技术赞助商。至此,福建知名体育品牌的国际化路线渐渐清晰:鸿星尔克与大师赛、匹克与NBA、安踏与CUBA,在多项国际顶级赛事中,“福建造”烙印越来越深。
中国制鞋业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温州成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率领的研发团队成功进站工作,标志着中国制鞋行业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在温州成立。温州市科协副主席戴伟文8月22日告诉记者,院士工作站是中国科协为搞好院、地合作而采取的一种新形式,将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联合攻关。
广西出口鞋类批次同比增长304.5%
随着广西对外开放条件及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陆续转移到广西,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2011年1月至8月20日,广西出口鞋类1618批、6472.1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4.5%、366.8%。生产企业由2010年初的4家,增加到目前的11家,分布在南宁、钦州、玉林、梧州、贵港等地。
西班牙鞋服零售商斥巨资兴建物流中心
西班牙服装零售商Inditex集团旗下子公司Tempe为Inditex所拥有之Zara、Pull&Bear、Massimo Dutti及Bershka品牌生产设计鞋子,并在西班牙兴建物流中心,以提升鞋子及物流配送效益,一年运送的数量将达1亿双以上。该物流中心为Tempe耗资1亿欧元(1.44亿美元)所设立之首座物流中心位于西班牙Elche城市,其总部亦位于此城市,物流中心聘雇员工人数初期达300名,正式运作后将增加至500人,其业务将随Inditex集团零售业务的扩大而有所成长。
巴西本国货币升值影响鞋履出口量
巴西强劲的本国货币——里亚尔,影响着巴西今年的鞋履出口量。今年前七个月里,巴西鞋履出口量达6600万双,与去年同期鞋履出口量达8,900万双相比,这说明出口量下降了25.8%。今年前七个月里出口额为7.77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出口额9.01亿美元相比,说明收入方面下跌了25.8%。这一鞋履出口业绩与鞋履进口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里亚尔的强劲表现,使巴西消费者购买的进口商品更便宜,因此鞋履进口量增幅19%。
- 上一篇:2011年鞋行业每周简报201119期
- 下一篇:【新闻直通车】一周鞋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