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锋 写在巴黎时装周之前
中国鞋网11月25日讯,吉芬是第一个在巴黎走秀的设计师品牌,又是第一个对国际趋势有话语权的品牌,但在去巴黎之前,谢锋已经成熟,巴黎之行,是他生命中必来的结果。
作为国内第一批设计师中少有的浸润过不同文化的人,谢锋赴日本学习,很早就拿到了业界看重的日本青年设计师大奖,以此为契机进入日本最好的服装公司NICOLE,见证了日本服装业最辉煌的时期,而后他在巴黎感悟到穿衣的真谛,在香港领会到设计师无根的窘境,在米兰找到毕生的宿命,在北京,发现最适合自己的空间。
STUDIO直击(F=风尚志 X=谢锋)
F:国外学习的历程,给你的设计风格带来哪些影响?
X:我在东京的第一堂课,学的是“石头、剪子、布”,拿布包石头,用剪刀把多余的面料剪掉,最后的效果要光滑平展,一个皱褶都不能有,这种造型训练使我深刻的理解了面料与人体的关系,特别是我之前在国内接触到的服装设计是一个二维的概念。而后国外每个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经历,除了行业经验外,都使我更深一层理解了时尚的真谛,这种积累是精神上很强大的能量。
F:现在设计的时候,造型对你是最重要的吗?
X:当然很重要,人们关注新造型视觉上的冲击,其实任何一种服装造型的变化和新工艺的推出有很重要的关系,这是一种工业现象,比如现在流行的西装、衬衫,都带很高大的垫肩,这些是最新的工艺,因为以前的垫肩是一块,现在的垫肩是三块。
F:那面料的趋势和工业的变化相关吗?
X:是的。2010年非常流行印花面料,这是因为喷墨印花已在代替传统的雕版印花,喷墨印花中花型可以做的非常巨大。那么设计师在设计时就不必拘泥于以往的条条框框,可以随心所欲的创意,所以很多设计师会选择印花表达风格。
F:你如何将这些趋势变化体现在自己的设计中呢?
X:我今年的创意来自巴黎艺术家Francesca的画作,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就很激动,整体风格抽象、亮丽,充满活力,这些特质和今年的风格是相吻合的,又富于个性,所以2010春夏的趋势我和她进行了合作。
F:吉芬(JEFEN)的名字来自哪里?
X:吉芬是在意大利诞生的品牌,是我和意大利最好的面料商索必迪公司合作创造的,公司总裁,我的好朋友名字是杰尼亚,我的名字是锋,JEFEN源于我们名字的组合。
F:但在国际上做秀你首先选择的是巴黎而不是米兰?
X:2006去巴黎的契机最主要的原因是2006年我在巴黎做了一个品牌叫JEFEN BY FRANKIE,相对吉芬更年轻,更时尚,更多选择,这场秀是出于对品牌规划的考虑,不是为秀而秀。
F:国际上如何理解一场时装秀的意义?
X:作秀目的往往不一样,有些秀是为了设计师个人的表达,有些是为了获奖,但是真正商业化的操作中,品牌每年的秀都是表达了对下一年的新的服装的新的理念和推介,这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作秀的方式。所以,设计师商业化的控制力和对服装的控制力非常重要,发布秀是对未来的服装深刻影响,不是对以往服装的总结。
F:每次发布前的试装要进行多少次?
X:作秀或销售的服装都会经过很多次的试装,快的三四次,慢的无数次。需要考虑到长度、造型、结构、工艺、是否舒服、运动量有多大、面料成本。
F:会有自己的时尚muse吗?
X:妮可· 基德曼(Nicole Kidman),自由,独立,美。吉芬的定位很清晰,40岁左右的职业女性,受过高等教育,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穿着方式,妮可·基德曼就是她们中的一个典范。
F:吉芬怎样把握引导和迎合消费者的度?
X:现在的这个度把握的比较合适,70%左右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还有30%左右是为穿吉芬的女性新的选择。
F:国内设计师准备到什么程度能够去巴黎作秀?
X:中国设计师要想到国际上作秀,首先是要找准自己在商业的定位,而不是投入很多精力去作秀。商业上的定位不准确,秀做了一场、两场,或许会有叫好声,但很难走远。
F:看好哪些国内的设计师?
X:上海有很多很好的设计师,他们商业和作秀结合的很好,比如吉承、比如王一阳。因为自己在市场上销售后,才会找开始找自己的定位,我相信这些新生代设计师将是中国设计师的中坚力量。
F:怎样把握当下的流行趋势?
X:一般所有新出来的书我都看,看的特别杂,音乐同样,我经常把2个月的碟全买,全听,以此保持我对现代社会的敏感度和认识度。作为设计师,如果对现代不了解,对时尚不了解,对今天人们的兴趣不了解,那么这个设计师就是不合格。
F:对穿衣有什么建议?
X: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穿衣方式。有一部分人会注重流行,有一部分人会注重自我的感受。我个人觉得注重自我感受的人的穿着方式是正确的,因为流行提供的,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不一定会适合每一个人,所以真正的穿衣高手,是理解自己之后,再去理解流行的人。我对穿衣的提倡,是先了解自己,再了解流行。
F:自己穿衣有哪些风格?
X:我风格比较固定,在这个行业中,也会比较理解设计师对这个品牌的理解和创造力,之前大部分都穿 DIOR Homme的衣服,但现在设计师换了以后风格就不太适合我,可能会转向PRADA。
人生素描
1984年毕业于浙江丝绸工学院
1989年毕业于日本文化学院,任日本NICOLE公司助理设计师
1994年起担任法国KENZO公司助理设计师
1996年担任香港TAPIS公司总经理、总设计师
2000年创立吉芬(JEFEN)品牌
目前担任中国设计师协会理事,北京吉芬时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董事长
谢锋的城市标签
东京: “文化服装学院的学习和在NICOLE公司的工作让我真正认知了服装,深刻体验了服装设计工作,也对服装和文化的微妙关系有了初步体会。”
巴黎: “我结识了高田贤三、让·保罗·戈尔捷这样的大师。在大师那里,我看到了整个法国服装业成熟的体系和大师诞生之路,而在巴黎普通人那里,我领会了穿衣的境界和时尚的真谛。”
香港: “香港时尚界有勃勃的生命力,但在华丽背后,香港设计师摆脱不了无根的文化困境。”
米兰: “意大利,我了解到艺术遗产和历史文化是怎样影响服装业,而一个真正的百年经典服装企业又是怎样建设的。”
北京: “时间会让我们书写好最终的历史,吉芬之路是我全部人生积淀的结晶,完全使我自己经营、设计理念的一次大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