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工荒,鞋服企业各显神通
【中国鞋网-国内市场】“用工荒”前,不少企业各显神通,应对这一困局。在这些企业看来,“用工荒”并不全是坏事。
新技术变出“机器人”,省心又省钱
嘉兴南湖的浙江良友木业有限公司,在产品抛光线上,需要大量熟练工人,因此企业招工始终是个难题。
去年上半年,企业终于下定决心,开发新技术:一个月后,一种机械抛光代替人工抛光的技术投入生产线;又经过2个月左右的调试,生产的产品完全符合质量标准。“新技术节约大量人力,一年让企业省了150万的工资。”企业一名相关负责人说。”
腾笼换鸟,生产线西迁,研发中心留守
在奥康董事长王振滔看来,应对“用工荒”不难:“我们早将主要生产部门转移到重庆,温州总部主要负责设计和研发等。”
从2003年开始,奥康集团在重庆投资建造了2600亩的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奥康大部分鞋子的生产都在重庆完成,这就解决了用工问题:“留在温州的总部,专注于产品设计和市场开发,依然是企业最核心的部分,依然在创造着最大的价值。”
光涨工资还不够,买了社保更安心
去年年底,温岭横峰一家鞋厂的阮老板接到20多个老员工的辞职信,这让他措手不及。员工告诉他,其他企业给的待遇比他好,除了年年涨工资,还买社保。
几番谈话,阮老板终于发现,员工现在关心工资,同样也更关心长期的保障。
春节刚过,阮老板给所有员工打电话:“许诺将他们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提高到2000元,再给他们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 上一篇:石狮鞋企关注百货渠道建设
- 下一篇:“世界杯经济”升温:零食和鞋服消费也“蹭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