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康奈与奥康另辟蹊径打造品牌
中国鞋网7月02号讯,在整个行业面临萧条或者危机的时候,也有一些勇敢者,做出了自己的一些尝试。而政府的主政者,也适时地推出了一些政策,希望能帮助温州这个传统产业走出困境,康奈和奥康就另辟蹊径,迅速实现转型升级。
康奈:去机场研究客户
打造高端品牌
康奈营销公司部门经理郑晖在去年开年的时候,接到了董事长郑秀康的一个电话。
“董事长让我们去机场堵人。”接完电话后,郑晖向他的下属们布置说。
这个奇怪的任务,始于郑秀康的野心:他想把“康奈”打造成一个高端品牌。
“没有品牌,就好比给别人拉板车,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个据说只花45天,就掌握了一般人需要3年才能学会的制鞋技术的聪明人,一直念念不忘要提升“康奈”的品牌档次。
为了完成任务,郑晖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课题是对高端人群鞋消费需求进行市场分析。
于是,有一段时间里,这个小组的成员天天蹲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机场的门口,瞄准一些老板或者白领模样的人就扑上去,问他们喜欢穿什么牌子什么款式的鞋子。
很多时候,他们被当成了“坏人”对待。
“一开始我们寻找的目标主要是从宝马、奔驰等高级轿车上下来的旅客,由于我们工作小组是清一色的男同胞,手里还拿着相机,当我们靠上前同他们讲话的时候,客人第一反应就是警惕,有些甚至还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们。”郑晖回忆说。
即使是这样,郑晖和他的同事们最后还是交给了董事长一个满意的报告。
“看到报告时,是喜忧参半。”让郑秀康忧的是,原本属于自己的客户在大量地流失,洋品牌垄断了国内高端市场的大半江山;而喜的是,他发现不是消费者主动离弃民族品牌,而是自己的研发和生产没有及时跟上他们的需求。
不久之后,“康奈高端制造”的概念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在去年10月份的春季新品订货会上,康奈高端系列产品订货的比重较上一季和往年同期均有大幅度提升。2009年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康奈高端产品的销售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
启动网络营销
奥康的网络营销部,应该是整个集团最年轻的一个部门。
“我们是一个70后带领三个80后在干活。”网络营销部经理卢忠阳介绍说。
奥康是温州鞋企中第一家打造网络营销的企业。在2008年,奥康花了300多万元,在网上建了“奥康网络商城”,准备向电子商务发展。
实际上,卢忠阳的工作在5年前就开始了。“2005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淘宝等网站上开网店了。”
一开始,甚至连卢忠阳同一个大办公室的同事,都不明白这四个年轻人在弄些什么名堂。“他们就见到我们老是忙着拍照片,还整天对着电脑,一会傻笑,一会噼里啪啦打字,而且还都不按时上下班。”
看上去,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部门,甚至还带点网络世界“崇尚自由”的习气。不过,就是这四个“怪里怪气”的人,却创造了奥康的一个销售奇迹。
现在奥康网络商城每天的销售额都在一万元以上,去年的销售总额达到了400万元。这几乎相当于奥康一家专卖店一年的销售总额。
“我们网络销售大大降低了传统商务流程的人力、物力成本,所以我们的利润至少是实体店的3倍以上。”
这样的成功,除了因为电子商务在这几年发展渐入佳境之外,奥康遍布全国的3000多家连锁专卖店,也让奥康的网络销售有了可依托的平台。
“买家在网上下单后,我们就将订单分配给离消费者最近的实体店,这样就形成了最快的物流配送。”卢忠阳介绍说。
今年,卢忠阳和他的三个同伴领到了更加艰巨的任务,网络销售要实现1000万的总额。
不过,在这个习惯于凌晨一两点和客户交流的团队眼里,完成这个任务,并不是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