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企业不应错过市场黄金发展期
国内知名体育用品企业特步有限公司总裁丁水波近日在京表示,国内体育用品市场面临黄金发展期,企业应抓住机遇,勇于竞争,把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做大做强。
在近日由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及特步公司共同举办的合作签约会上,丁水波表示,我国已成为体育产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05年市场就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但由于我国体育用品行业起步和进入市场较晚,存在着结构体系不合理、企业营销规模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和品牌效应差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再发展。他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当前国内一些体育用品企业习惯于拿来主义,重生产、轻研发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把传统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的前瞻意识。其次,由于营销一直是中国本土企业的软肋之一,中国本土企业在营销手段上缺乏突破。因此,国内企业应在实践中学会用现代的营销理念和方法来推动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
他认为,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给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带来黄金发展期。面对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国内品牌占有地缘优势,这是一个提升品牌的大好机会。对于国内品牌来说,中国运动品牌要尽快走出低端市场,迈向高端是大势所趋,而如何借助奥运会商机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走向国际市场,必须深入思考。他认为,为推动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增强知识产权意识。他说,特步就是针对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问题,首先从质量端抓起,先后实现了从中国名牌到国家免检,从中国驰名商标到出口免验产品的连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鞋类出口不断遭遇反倾销壁垒。丁水波认为,国际贸易中的恶性竞争,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导致西班牙焚鞋事件以及欧盟对我国鞋企进行的多起反倾销。这些事件足以说明,当地民间的贸易壁垒仍然十分坚固,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运营规则了解得太少。
他认为,国内企业进军海外市场,可以选择“有的放矢”的海外扩张方式,有张有弛,步步为营,遵循国际贸易竞争原则,给人留有余地——其并不是以收购或并购某公司为代价而占领国外市场,而是通过品牌代理的形式在国外开设专卖店,或者自身在国外设立分公司,开设自营店,即通过“品牌输出”的方式,扩大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