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竞争还是抵制倾销 中国鞋应从做大变做强中求生存
从10月7日起2年内,欧盟将对中国出口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该措施引起中国官方和鞋类企业的强烈不满。值得玩味的是,10月8日,中国和意大利知名鞋品牌在北京又联手上演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以意大利为领军的欧盟制鞋强国,一面以种种理由对中国鞋业提出反倾销指控,一面又向中国市场频频递出橄榄枝,制鞋强国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生动折射出了国际鞋业舞台上的这种微妙关系。
有统计表明,自从去年1月“边界开放”以来,意大利的中国鞋进口一下子增加了700%。年产量约90亿双的中国鞋业,占领了整个美洲和大半个欧洲的鞋业市场。为此,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盟鞋企指责中国鞋在搞“倾销”,要求重启业已过时的保护性关税,并于2006年10月起5年内,除对来自中国的1.4亿双皮鞋和来自越南的9500万双皮鞋每年征收正常关税外,超出上述数量部分,还要对中国皮鞋加收23%的税,对越南皮鞋加收29.5%的税……
早在上个世纪,美国鞋、意大利鞋都曾被指责为“倾销”、“低工资”和“不公平竞争”,两国的制鞋工业都曾经过从单纯追求数量向品牌强国的转变。虽然中国制鞋业在劳动力资源、原料资源和基础设备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但中国鞋业无论在设计、研发还是品牌上,都与这两个国家的同行有差距。
专家表示,意大利等制鞋强国与我国制鞋业加强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国制鞋业亟须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附加值,冲减国际市场反倾销带来的损失。通过沟通和往来,化解矛盾,优势互补,才是世界制鞋业的共同利益所在。
- 上一篇:SK-II重返中国市场尚无时间表
- 下一篇:耐克CEO离任,中国品牌能得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