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牌在杭低调打折 设门槛还是特殊营销
“其他品牌打折都喜欢大张旗鼓地打出广告,就那些大牌,偷偷摸摸打折,好像不愿意我们去买似的。”杭州的董小姐近日听说湖滨名品街的ARMANI全场6折,匆匆赶去,才发现打折货早所剩无几,“既不在明显的地方标明打折,逛店时营业员也不加特别说明,我怎么知道它在打折呢?”
每年七八月份,都是各种服饰换季打折最厉害的时候,然而在各大商场大肆吆喝、出清存货的时候,各家大牌却以“半地下”状态处理自己的过季商品。这是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大牌们不愁“嫁”?还是因为这些顶级大牌放不下高高在上的身段,不好意思大肆叫卖打折品?他们近似诡异的促销理念想说明什么?
大牌打折一个谱
记者在长达半个月的暗访中发现,国际大牌在杭低调打折的情况,不在少数。
杭州大厦B楼一楼——这个国际大牌最集中的区域,记者在Tod’S皮具专柜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打折信息。只有当记者拎起一个小挎包时,营业员才上前告知,这款皮包目前可以打6折。经询问,这位营业员表示,店内一个区域目前正在做换季折扣,大约有七八种挎包和近十款女鞋;而其他柜台的商品都已经换成了秋冬服装,不打折。
“为什么不标明折扣?”面对记者的询问,营业员只说是“公司的做法”。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湖滨路国际名品街区的GIORGIO ARMANI专卖店。店里同样没有任何标示,说明正在进行降价或者打折,非得你仔细询问才被告知——除了二楼的部分新款女装和三楼的少数男装新品外,其他都打6折。在Dolce Gabbana专卖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最里面一排新品外,其他的商品都打5折。然而我们同样没有在店内或商品旁发现打折信息。
在其他一些国际大牌专卖店里,记者发现,尽管或多或少都有标注“SALE”(特卖)字样,但都标得不太显眼;许多打折商品也摆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跟普通品牌的做法大相径庭。在连卡佛一楼的GUCCI专卖店,记者仔细搜寻后才在一个角落里发现小小的一块写着“SALE”字样的标签,而具体折扣也没标明,工作人员称“什么折扣都有,每款产品各有不同”。记者看到,一款原价3810元的男鞋现价800元,相当于2.1折;另一双鞋原价3400元,现价2380元,相当于7折。
我们已通知会员
打折、降价,对大部分品牌来说都是处理存货的好机会,而消费者也能便宜买好货。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双赢的,为何国际大牌做起来却蹑手蹑脚呢?
面对这样的疑问,Tod’S专柜的工作人员解释:“我们从来不做特卖广告,我们的商品主要是针对自己的VIP客户,没有必要靠这种打折广告来吸引普通消费者。”GUCCI专卖店的工作人员也给出了相似的答复,她们介绍说,打折的商品数量不多,都是换季产品;因为GUCCI的消费者比较固定,没有必要用换季商品来吸引其他顾客。
湖滨ARMANI专卖店,一位营业员告诉记者,在打折开始前,他们已用特定方式通知贵宾客户了。所谓特定,主要是电话和短信,偶尔会以发邀请函的形式,邀请他们来购买特价商品。
据了解,虽然商家只是把信息透露给贵宾客户,但事实上,这样的特卖折扣,进店的普通消费者同样能享受。换言之,这些特卖并非只针对贵宾客户,而是面对所有消费者的。但却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有这份“荣幸”,第一时间获悉这些大牌的打折信息。
明显是拒人千里
在那些对奢侈品心存渴望的普通消费者眼里,顶级品牌闷声不响打折的做法,实在有点“偏心”。
“那些品牌的东西这么贵,我们这种普通白领平时实在下不了手。”消费者李小姐告诉记者,“打折以后的价格,有些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可是大牌打折的消息我们一般人又得不到;就算到了店里,如果没有想买的意思,营业员同样不会告诉你哪件商品有折扣。等最后得到全面打折的消息,好货早就没了。”
“既然折扣是公开的,而不只针对贵宾卡客人,那我们得不到消息岂不是很亏?”另一位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大牌如此低调打折,明显是人为设置门槛,造成部分消费者消息不对等。“或者,他们根本不想把折扣商品卖给一般消费者?”
还有人认为,可能大牌是在“故弄玄虚”,让消费者始终对自己充满神秘感,“甚至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敬畏感。”这位消费者揣测。
消费者会习惯的
一边是顶级大牌低调打折,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感叹大牌“信息发布不对等”,国际大牌这种做法究竟是设置门槛还是一种特定的营销方式?
记者就此联系了GIORGIO ARMANI公司。其亚太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所有奢侈品都是这样做的,我们注重的是品牌服装的本身,而不是打折的手段,我们没必要通过这种打折的方式来招揽顾客。”相关人士还称,该品牌的销售策略是全球通用的,在杭州以外的其他专卖店,也是同样的做法。
湖滨国际名品街负责人马其华这样看待这个现象:“这可能是大牌的操作习惯,给贵宾客人一个提前购买折扣品的消息,也算是对他们平时购买正价产品的感谢,算是给他们‘政策’上的倾斜吧。”
“在国外,大牌打折也不会大张旗鼓地宣扬。不过大部分消费者都摸透了规律,到了特定时间,都会集中去购买打折品。”杭州大厦购物中心总经理童民强说,可能奢侈品进入中国的时间还不长,消费者还没摸透规律,今后会慢慢习惯的。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大牌不仅在商品的各种细节上胜过普通品牌,他们在营造一种高高在上的氛围时,也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