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欧盟的“板斧”砍不坏中国鞋
《隋唐演义》中“混世魔王”程咬金的三板斧可谓简单而实用。在与人交锋时,程咬金靠着三板斧而屡屡得手。但是三板斧总归是三板斧,在三招使完后就没辙了,所以,如果程咬金在三板斧之后不能得手,就只能开溜了。 在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和程咬金有着同样的三板斧:环境壁垒、技术壁垒和战略贸易管理。比如欧盟规定出口价在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须安装安全锁,就属于技术壁垒;而前一段时间意大利指责中国鞋镍含量超标,则属于环境壁垒。 根据近日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经过9个月的调查取证,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表示,已有“充分数据”证明,中国和越南出口到欧盟国家的鞋类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因此欧盟准备对从中国和越南进口的鞋类产品加收近20%的反倾销税。 笔者以为,欧盟拟对从中国的鞋产品加收近20%反倾销税的行为,属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三板斧中的战略贸易管理。 战略贸易管理这种贸易保护手段源自战略贸易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政策主张是战略关税的制订,即倾向于通过改善市场运行结果来实现非竞争条件下的本国经济福利最大化,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也就是说,战略贸易保护的本质就是一种保护本国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反市场竞争行为。 贸易保护将不可避免地遭受他国的报复,在实行战略贸易政策的国家中,除了日本因为较早实施而取得过较为明显的产业保护效果外,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都收效不大,甚至遭受惨败。这种保护行为从纸面上看,似乎能增加保护国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然而实际上,这种保护不但意味着将失去另外一些领域的就业机会,还会使本国本地区的消费者付出更多的代价。国内相关消费品价格提高、其他产品出口遭受报复,是这种短视行为的必然结果。 国际贸易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交易,是一种具有互惠互利性质的地区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体现。在中国出口的鞋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是贴牌代工产品,即原材料和贸易市场两头都在中国以外。可见,若是当欧盟贸易保护的大棒敲下时,感觉疼痛的除了欧盟的消费者外,还有欧盟国家鞋产业原材料商、品牌商、贸易商、零售商以及相关行业的从业者。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日,贸易保护主义双刃剑朝向自己的一面已变得异常锋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将是贸易保护行为的最终结果。 |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