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感荡荡起,向世界鞋都跨越,你哪里来的底气?
看到这题目,全身毛滚挡挡起,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果然井底呆久了,打个哈欠,口气都这么大。要是以此来忽悠领导,忽悠百姓,恐怕这智商还缺了点,领导和百姓估计还没傻到这个程度。
以我对题目的理解,有两个意思:第一,要开始超越世界鞋都。我知道温州的中国鞋都称号是中国轻工联合会(前国家轻工部)赋予的,但我不知道世界鞋都在哪里,又是谁赋予的?因此,超越世界鞋都这层意思大概是不存在的;第二,是准备从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冲刺,以期早日摘得世界鞋都的桂冠,成为这个世界制鞋的中心。
那么,问题来了,世界鞋都的条件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是以产值来做标准,还是以工厂的数量或从业人员的数量来衡量?要是都没有具体的标准,又如何达成冲刺的目的?
以我个人的认知,要想成为世界鞋都,至少在制鞋领域,要引领时尚,成为时尚界的风向标,并且需要有一大批的世界著名品牌,一大批从事鞋业的高端设计人员,以及最新最潮的鞋材鞋料鞋设备先行开发者,当然,产量和产值也应该是参考数据之一。
比如意大利,一直是制鞋行业的麦加,意大利有几个展览会,一直是全球制鞋行业及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向往的地方,比如,米兰鞋展,代表鞋的流行性,过去是不让中国人参观的,他们怕中国人会偷鞋样,甚至有些大厂,展厅设门,门前有保安,严防中国人进入;再比如波洛尼亚(现在也回迁到米兰了)皮革展,鞋材展,鞋设备展,不仅展示了最新的技术,也展示了下年的流行款式,这些展让全球鞋及相关行业的生产商,贸易商趋之若鹜,即便如此,意大利也没有称自己是世界鞋都,只是行业内把他们称之为时尚之都,流行之都。
温州是中国鞋都不假,这称号是2002年获得的,当时,温州(主要是鹿城)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企业,如康奈,东艺,吉尔达,查理,巨一等等,他们都曾获得过中国著名品牌和中国鞋王的称号,而当时我们称全球每5人有1人穿的是温州鞋,按当时六十亿人口换算,鞋产量应该是年产12亿双,所以,无论当时温州鞋的知名度还是数量,都是全国之最,因此,才获得中国鞋都的殊荣,而今天,温州还剩几家名厂?没落的没落,倒闭的倒闭,即使目前鞋都产业园那些规上的大厂,也大部分在做代工,如报刊所言,仅仅以区区3亿双的数量,敢称要跨越世界鞋都,这真是贻笑大方。
有向世界鞋都跨越的雄心壮志,自然无可厚非,有句话说,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那么,我们拿什么来跨越世界鞋都?我想借意大利的成功经验,谈谈我对振兴温州鞋业的看法。
向世界鞋都跨越的内涵和底气,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工匠精神。
先谈创新。
制鞋业虽说是传统行业,但上下游涉及数十个产业,其产业链也是相当繁杂的,简单讲,有制革,鞋材(部件),制鞋设备等三大项,头部是做鞋,设计是灵魂,而鞋革、鞋材和设备则是鞋的整体生态链;在意大利,鞋厂主要做的是品牌的塑造和推广,设计则大部分委托设计师协会名下的工作室,而材料供应商(三大行业)则时时刻刻在研究新型材料、新型设备,并和设计师协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说,他们是以联合作战的方式来做产业,以创新来引导时尚;比如意大利设备制造商满誉集团(Main Group)是一家著名的连邦注射设备制造商,但他们却拥有材料研究院,当时许多新材料就来自于他们的研究院,如TPR,TPU等等,他们以新材料的研发来推动设备的销售,但客观上却带动了鞋业的发展;
在意大利,无论设备制造商,材料生产商,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在研究新型材料使用于鞋之上,比如把碎牛皮屑压制成真皮底,即变废为宝,又节能环保;诸如这类的创新,在意大利制鞋业的产业链里,俯拾即是;
而我们,历来奉行拿来主义,缺乏自主创新精神,模仿的很多,创新的很少,过去温州鞋业界最大的实力是有完整的产业链,但比较低端,所以,也影响了鞋业整体的水平,总在中低端徘徊;近些年,温州制革业基本已在环保治理之下,淡出了温州本地,如瞿溪的牛皮制造,永强的合成革制造,在本土已全军覆没;而鞋底厂也没有自己的研发能力,仅仅拿鞋厂的底样来做,至于材料厂,本来就是弱势项目,如今基本是做一些加工而已,稍微高端一些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广东地区,可以说,目前的产业链是不健全的,有短板的,假如真的要打造世界鞋都,那么,健全产业链是第一步,鼓励材料生产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创新是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走不出这一步,想跨越世界鞋都,是一句空话;当有关部门雄心勃勃想打造世界鞋都时,自己揣揣心底,有没有这份实力;即便现在引以为傲的所谓设计这块,尽管有了一家上市公司,但我们比较一下,在意大利鞋样设计师协会的数据库里,存放着全世界所有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脚模样板数据,甚至连南欧北欧,东欧西欧,中国东北,西北,城市农村等等不同的人的脚模样本数据都分列的清清楚楚,我们有吗?差距在哪里?这样比一比是不是更清晰一些?
创新和脚踏实地,是跨越的第一步;
再谈工匠精神。
2006年,我们在意大利参加博洛尼亚的西马克展(SIMAC即设备展),这是中国内地企业第一次在SIMAC亮相,当时,市里一位副市级领导带队的政府代表团专门参观了这个展,并和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进行了友好的接触和洽谈,以期招商引资;这位领导原来是钳工出身,他参观设备展时,很认真的观摩了意大利设备,他很注意意大利设备的设计及制造工艺,对机器的漆面,焊接处很仔细的看,仔细的摸,然后对我们参展的工程师,设备厂厂长说,你看看别人的毛刺的处理,对漆面的处理,是不是很精致,很人性化?再摸摸你们的机器,焊接的地方不小心都要刮手了,人家的漆面能当镜子,我们的漆面喷的都不均匀,这些就是差距。
细节决定成败。
这是一个领导的看法,也是一个老钳工的看法。我们只强调能用即可,但人家却是把机器当艺术品来做;
有次我们参观意大利一家手工制鞋工场,这家工场规模不大,人数也不多,十来个人,但车间不算小,有个五百平米的样子,里面的设备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有特里埃里的鞋样设计软件,有纽拉斯特的自动制楦机,阿托姆电脑自动切割机,USN自动缝纫机(盲机),等等,几乎整条流水线的机器该有的它都有;但他们的绷帮却是手工的,就像我们九十年代初期做鞋,手工夹帮,一个师傅围着工作裙,左手拿着鞋帮,右手拿着夹帮钳,小心翼翼的把鞋帮用钉子钉在鞋楦的中板上,这一切的操作倒也不陌生,过去温州也这么做,但接下来却让人瞠目结舌了,当老师傅把鞋帮夹好后,拿出一个木锤,从鞋底敲起,把帮脚和中底敲的平平整整,服服帖帖,然后木锤沿着鞋面,继续不停的敲,足足敲了有数百上千次,把整只鞋都反反复复的敲了一遍又一遍,该工场的负责人介绍说,手工鞋这道工序最重要,要把小牛皮和楦面敲打着没有一丝缝隙,这样,穿起来才贴脚。这道工艺,看起来简单,其实也是很吃力的,要不停的敲,力道又要把控的很均匀,轻重,频率都很讲究,没有几年十几年的功底,还真不敢上去敲。
也许我们许多制造商不理解,这么做多麻烦,放到现代化的绷帮机上,脚一踩,一只鞋就蹦好了,何须花如此大的功夫,劳动力不是钱吗?但这就是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一只鞋如此,一台全自动的机器也如此,不留瑕疵,不留遗憾,越这样,产品的附加值就越高。
反观我们,强调的是快,是量,一条生产线10小时要出1200双,一双鞋,可能就赚一两块人民币;一家鞋厂,评规上企业,看的是产值,看的是有几条流水线;而作为产业链的其他如制革,鞋材,设备,却认为产品差不多行了,能用就行了,甚至在价格战的时候,多数工厂还千方百计的挖空心思去偷工减料,我曾经给一家企业下了个中东的单,结果鞋做出来,鞋底凹槽部分的厚度,只有1MM,铅笔一捅就破,厂方还理直气壮的说,价格便宜,就这种货。如此,还能做出什么好鞋?又拿什么去跨越世界鞋都?
我以为,如今提出向世界鞋都跨越,不免有些浮夸,还不如实实在在的提出重塑中国鞋都形象比较好。中国鞋都的牌子获得已经20年了,作为专利,也该失效了,这期间是不是有重新评选、重新授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温州鞋业没落许多,过去那些知名企业和知名人士,还存在的也不多,甚至在业界有许多说法,说,真正的温州人不会再去做鞋,第一代还没垮掉的,大部分做起了包租公,第二代也没几个继承父业;在鞋都,大部分是外地人在做,那些外地人,大部分是过去鞋厂的管理层,真如此,产业的可持续性就堪忧了,不是不看好外地人,而是外地人毕竟是为了生存才来做这行业,有几个雄心勃勃的想把鞋业当终身饭碗端?能赚钱还行,一旦形势不利,经营失败,外地人是不是会溜得飞快,而给当地留下一地鸡毛呢?这种情况已经不少了;更何况,在国内,还有几个地方和温州在争中国鞋都的牌子,如晋江,如莆田,等等,要保住中国鞋都这块金字招牌,悬之又悬,此刻,却去提向世界鞋都跨越,合适吗?
(晋江中国鞋都)
过去,业界会经常组团到意大利参观,包括鞋展,皮革展、机器展等,近些年也少见了,或许是鞋业不景气的原因,也或许是疫情的原因;而政府官员过去也常到意大利去参观,以了解鞋业的趋势,回来后会对行业的发展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判断;近些年来,印象里也没几个领导去意大利了,渐渐的对鞋业的发展,把握不住趋势了,这也或许是官员出国有新规了,也或许传统产业不再受重视了,又或许是疫情的原因;据我所知,具体管理鞋产业园的大大小小领导,基本没去过意大利的几个展;记得2018年,我曾争取到ICE到意大利参观展会的政府代表团名额,当时还兴冲冲的告诉一个领导,谁知挨领导当头棒喝:你说去就去呀!乖乖,不是我想去,我是为政府争取到免费的代表团名额。意大利每年都会邀请产鞋国的地方政府去参观展会,所有费用由意大利ICE负责,这名额来之不易,谁知道我的一番好意反而换来领导的训斥,也是无语了。
走出国门,才知道世界之大,是不是要向世界鞋都跨越,还是出去看看再定,坐在井底,是不可能跨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