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小老板看中网络市场 实现销售线上线下同推广新模式
【-创业之路】2003年,傅超离开阿里巴巴来到武汉。他从做零售、批发商、代理商,再到拥有自己贴牌的品牌,“整个鞋业的产业链基本都做过了”。“2010年前,每年利润至少100万元,有自己的品牌后,利润更大”,在湖北省及周边,他拥有近3000个客户,在武汉有三个自己的档口。鞋子的生意让他一路奔向“小土豪”的目标。
2014年的某天,早上五六点,天蒙蒙亮,傅超提着简单的行装,毫无留恋地锁上家门,开车驶向广州。这兴奋源于对未来的信心。在傅超看来,广州是国内最大的鞋业集散地,有利于实现创业设想。困难时刻,两个兄弟拔刀相助加入团队,并说道:“我们相信你,你就说需要多少钱!”此后,因没有开发App的经验,傅超联系了一家北京的外包公司。谈妥后,他很快付给对方定金和首付款。
傅超游说了上百家广州、温州的工厂,对方虽有兴趣,但觉得实施起来很难,“他们更注重眼前利益,关注拿货量,但平台向下游推广时体量一时半刻肯定不会很大”。其中一半的厂商还担心过程中跑版。傅超便用“自营”打动对方。他先付现从供应商处拿货,统一包装、贴标,再分销给零售商,大部分厂家便接受了合作。
2015年,平台上游已敲定200家供应商,可以以低于传统渠道35%的价格拿货,且70%~80%为真皮鞋。开业当天,平台C端用户交易量8000多双,傅超又开了设无人自助店 。“开业后,旁边卖鞋的店铺会向物业投诉我们,说鞋卖得太便宜了,一定有问题。还有其它街的店铺找到我们说,要不你让我加盟,要不我把店转给你吧。”“倒逼”初见成效,接下来,傅超将继续优化直营店模式,并考虑开启加盟制。“但开店只是我想改善供求关系的一个方式。”从创业之初至今,傅超已自投超过1300万元。现在,他计划启动融资,以更快扩张。
- 上一篇:他将国货带向国外 靠“功夫鞋”数钱数到手软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当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