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谁来学这手艺?
一针一线,一刀一剪,祖传制作老布鞋,从清朝、民国走到现在。“鞋的传人”叫李军,“布就要用新布,才吸汗,不湿脚”,做了65年布鞋的李军老人这样告诉我们。虽然老人的鞋铺悄然隐藏在成都五里墩一条不起眼的小街里,可闻名前来买布鞋的人却络绎不绝。
60余年老布鞋,经久不衰
李大爷今年已经78岁了,可做起鞋来依旧眼不花,手不抖。李大爷的祖上从清朝就开始做布鞋,传到他已经是第四代了。从13岁始随父亲学做鞋以来,到如今已经整整65年了。“老”布鞋历经多年岁月的洗礼,却仍旧经久不衰,慕名前来买鞋的人有司机、有老人、还有一些做生意的老板,甚至有人带去了日本。
如今,面对现代化的、庞大的、日新月异的制鞋工业,李军的手工布鞋为何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说到底全靠精湛的手艺和严格的选材。“我做的布鞋,每一针都是亲手缝,选料真,看这皮底,资格的真皮,老年人穿舒适、凉快还不打滑。”李大爷自豪地说。
每日两双供不应求
采访时,正碰上一位顾客专程为她80多岁的老父亲前来定做布鞋,李大爷告诉她说:“我给你做的这双鞋,是按照清朝的做法哟!底子的上线方法啊老年人就是把鞋帮穿烂了线都不得脱,又轻巧又舒适!”
提起布鞋的制作,李大爷掰着手指说,打布壳、切底,再到打线,这才只完成了底子的制作,接着还得划帮子、敷糨子、上机打鞋口、纳鞋帮……十多道工序,老人埋头干上一天,也大约只能完成两双鞋。“我的布鞋货真价实,特别是皮子做底的,连成本都有30元,可为了配合宣传,我还是只卖25元。”时髦的词不时从李军老人的嘴里蹦出,令人忍俊不禁。“配合宣传?”记者不解。李大爷认真地解释说:“当然哦,报纸宣传了我的鞋子就不能卖得太贵嘛。”他说,有些廉价布鞋只卖几块钱,可我的却卖到了25元,有人嫌贵,不肯买,可由于我的鞋子口碑好,穿过的人大多都是回头顾客,现在布鞋每天都供不应求。
后继无人即将失传
李军曾带过两个徒弟,可都意外地去世了。如今,他的几个儿子虽然都懂些做鞋的手艺,但却没有一人愿意接下这门家业。“他们还年轻,又都有正式工作,不想当鞋匠,我能理解。”当问到他是否想再带个徒弟时,李军说:“我要收徒弟的话,就要收能吃苦,不图钱,能为老年人着想的,可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看得出来,做鞋这门手艺是李军家几代人赖以生存的本钱,曾经带给家族和他无数的快乐和荣誉,如今,百年的家业面临着失传,老人虽然嘴上没说,可眼神里却流露出无限的惆怅。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