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潮汹涌,惠东女鞋旗帜还能扛多久?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让本地的五十名设计师聚集一堂,互联网营销团队在淘宝、天猫等电商渠道开拓是现场,引入全球专业人才培训,在政府牵线下实现银企合作破解资金难题。传统的专业镇,惠东县吉隆镇正用尽浑身解数,力图实现女鞋行业的升级、创新。
只有鞋跟与鞋头,中间是空心的——这是吉隆女鞋产业现有的五大服务平台之一工业设计服务平台最新设计的一款概念女鞋。同一栋楼里的一间会议室里,集团正与建设银行进行合作洽谈。几百米外的锐科标准技术有限公司里,工作人员正为前来寻求专利申请帮助的企业,进行产品外观和性能的各项测试。几公里外,龙源鞋业的林小虎正在筹划着惠东女鞋版本的工业4.0。
是什么让一个以女鞋制造的传统专业镇出现如此的变化?这一切的变化要从7年前说起。
汪畇是远东集团的副总经理,旗下的远东鞋业、鞋材等多家公司都围绕女鞋生产展开。他对数年来吉隆产业的变化记忆犹新:2008年,随着世界性的次贷危机,来自国外的需求猛跌,吉隆的女鞋生产遇到困难,订单大幅减少30%以上。经济危机是暂时的,产业变革却是永久的。在工业4.0的概念被提出的前夜,吉隆的女鞋生产大部分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吉隆镇的副镇长蔡仲珊坦言,镇上有2264家制鞋企业,年生产女鞋5.4亿双,年产值122亿元,但年产值达到2000万的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3家——也只有这些企业才基本采用生产流水线——充其量也不过是工业3.0之前的水平,距离智能和柔性生产的工业4.0相距甚远。
林小虎办公室的沙发上放着一本介绍德国工业4.0的书,但在他规划中的吉隆女鞋版本的“工业4.0”,和书上的概念有着明显差别。女鞋通过机器控制的柔性生产在技术上难度太大,而且具体到生产上没有太大的可行性,他希望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实现的产业升级,是机器自动化基础上的人与机器的密切协作。
在人与机器的协作中,最不可能让渡的工序当属产品设计。从借鉴温州等地女鞋产品的板房师傅到合作创新的设计师,是吉隆女鞋的一大希望所在。不过,与陈江类似,在女鞋行业中,由于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产品抄袭更加严重,对于要走自我创新的吉隆来说,申请专利也就属于必经之路。锐科标准技术有限公司正是看准了其中市场而设立。然而,同样与陈江类似的是,该公司的检测室中,较为简单的物理检测设备大多为国产,而高技术含量的设备清一色为日本或欧美的进口产品。
吉隆街道上遍布的鞋材商店,让人有种时光停留之感:这和林小虎的父辈从香港到此创业的情景并无根本性变化。自主创新设计、互联网、金融合作,这对尚处在工业1.0时代的小作坊们有着必须跨越而又遥远的距离。根据目前规定,自主创新设计的产品,即使申请专利成功,申请通过的时间也短于其它企业仿制的时间,甚至就连女鞋生产的行业标准,至今国内也未能统一。
传统如吉隆,升级面临诸多困境,新兴如陈江,转型也存在方向和产业基础上的多重挑战。最大的问题,或许不在于专业镇已经做了什么,而在于需要做些什么,才能不被产业升级的浪潮所淘汰。(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