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游走欧洲边缘 温州鞋在欧洲进入麻烦期
中新网3月23日电 《北京晨报》今日载文指出,凭借自己的精明和轻工产品制造难以比拟的成本优势,温州商人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发展的代表。但另一方面,“温州制造”已经成为低价产品的代名词,对世界各地的制造产业形成较大冲击。中国制造正游走欧洲边缘。
温州鞋此次在俄罗斯的“劫难”,勾起了人们关于温州鞋的另一段不愉快的回忆。去年9月,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发生了400名西班牙人当街烧毁温州鞋的暴力事件。在震惊世界的同时,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国内对温州发展模式的一场“大反思”。
对此,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张树华认为,此次事件是俄罗斯权力部门采取粗暴手段插手双方正常经济事务的典型案例,而出现这种情况,源于双方民间贸易长期不规范的大环境。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双方只能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据张树华介绍,中俄曾经就“灰色清关”问题成立工作小组,但是,由于一直没有做出制度安排,之前时有发生的类似事件也就不了了之了。2001年到2004年,俄罗斯有关部门曾多次查抄中国商品,造成了将近6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据了解,此次事件发生之后,商务部相关人士曾就此表态,认为“俄罗斯税警以国家执法者的形式对中国商人的资产进行暴力掠夺是不可接受的。”这可能成为双方就此问题彻底交涉的契机。
“中国制造”游走在欧洲边缘
实际上,温州皮鞋在西班牙和俄国的境遇并不是两个孤立的事件,对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制造来说,游走在欧洲边缘的温州鞋正在进入一个频发的麻烦期,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在欧洲受到越来越多的排挤却是不争的事实。
世行曾经公开一份报告称,借助WTO的东风,中国所采取的自由贸易化措施将使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份额从4.4%增长到入世完成时2007年的7.8%。其中出口增长最快的是服装,高达106%,其次是纺织品和汽车。中国每年从入世中获得的收益是406亿美元。去年,中国的外贸跨过一万亿美元门槛。
文章提出,为什么这些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在取悦当地消费者的同时,却也麻烦不断?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温州鞋频遭劫难并非个别现象,事实上以温州为代表的、中国珠江三角洲早期以及浙江南部制造业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中国制造,尤其是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高的占有率。曾有统计,美国人所穿的四双鞋中就有一双是温州所产。仅温州一个区,就有2000多家造鞋厂。但是,这些产品多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微薄利润为特点。而在工会力量比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强的欧洲来说,这种低附加值产品在海外的增长最容易触及其警惕的“神经”。如果现状不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都只能因为无法协调与当地的利益,游走在欧洲边缘。
国家应建立强力谈判部门
李稻葵认为,严峻的信号已经传出。他指出,中国的制造业并没有对欧洲进行毁灭性的冲击,但如果中国的低价产品引发了当地产业工人的恐慌。即使不采取不理智的方式,欧洲也可能通过技术标准和价格手段,挤压中国产品。因此,中国的企业必须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包括改变产品结构,在提升技术含量,大力经营品牌。
而作为政府,则应该转变对外开放的模式,有意识地扩大内部市场。李稻葵认为,作为中国这个大经济体,河南和广东的差距也许比中国与越南的差距更大。但是在中国,微妙的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
张树华则表示,而对于国家来说,必须具有强有力谈判能力的职能部门,才能为企业保驾护航。同时,企业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无一不面对这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就是要和当地的企业,当地的公众的利益协调。“只管埋头挣钱”,不顾企业和品牌的公关形象,只会加剧当地社会的反感。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国企业还缺少这样的意识。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