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鞋服企业借助电商扫尾工作的背后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当唯品会对外声称盈利,当东商城的“闪购”模式正式亮相,当当当网正式推出“尾品汇”特卖频道时……如今,电商行业新潮流开始风靡——“特卖会”“闪购”成为不少鞋服企业新宠,看来,品牌特卖模式已被大量复制,而在近两年饱受高库存袭击的鞋服企业,当然不能放弃清库存的任何机会……
电商“特卖会”很忙
这段时间,尾货市场很忙。从凡客的宣布开放,欲做“全品类电商”开始,京东、当当、优购纷纷开设品牌特卖频道,而聚划算的“品牌团购”频道中也不时出现鸿星而克、、、等本土,年产量约为5亿件的尾货商品,现已成为鞋服企业争相抢食的对象,也成为鞋服企业清库存的好渠道。
近两年来,鞋服行业生产过剩,产品同质化不断加深,又随着电商的高速扩张,鞋服企业的生存大不如从前,不少企业线下专卖店、百货商场等传统渠道上的销售受到线上的制约,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利润,尤其是国外品牌品牌、adidas、等品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扩张后,中国鞋服企业的供应量逐渐缩减。
而一直饱受高库存折磨的运动品牌鞋服企业看到电商特卖会这种新兴模式,犹如遇到救命菩萨一般,疯狂甩卖。从目前数据来看,电商确实为鞋服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安踏、特步、、等部分品类的销售量大大超过预期。
漂亮“特卖会”的背后
特卖会对于鞋服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消化库存最好的模式。殊不知道,无论做的多么“漂亮”的特卖会,无不在反映着鞋服品牌的心酸,居高不下的库存压力迫使鞋服企业放下身段,使尽浑身解数去库存。
在一些品牌看来,这种常态化营销模式成为彰显品牌实力的一种方式,正如一位营销人员所说:“我们可是花了一个月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了精心的策划,目的就是要给消费者一个印象:这种活动不是一般小品牌所能组织的。这也是大品牌的实力宣导。”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特卖会对于品牌价值是一种损害。低价甩卖的同时,也是对品牌形象的损害!
鞋服企业春天未至
虽然找到了新的方向,但业界却对杀入特卖模式的B2C企业们并不盲目乐观。一方面,即使现有的流量可以弥补“后发劣势”,但优质品牌资源的获取还需要重头来过;另一方面,以第三方商家入驻的形式进行特卖,有可能对平台本身的体验造成伤害。
“从以往的经验看,如此多的企业同时间杀入某一领域,带来的必定是高度竞争和快速的优胜劣汰。”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到。
一名电商运营人员表示,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认知的成熟,渠道商与供应商之间谈判能力、掌控能力的差距就会越来越明显。同质化的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到时侯谁手中握有更多优质资源,谁就是“剩者”。(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慧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