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品牌鞋服企业大店模式的利与弊
【中国鞋网-】2012年2月,位于上海繁华商圈南京西路的耐克旗舰店因不堪租金上涨关张。不久前,美特斯•邦威旗下品牌Me &City在上海淮海路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旗舰店关闭。一时间,鞋服业内对于曾经热衷的大店模式的探讨甚喧尘上。
大店风潮
“大店是目前最优的渠道模式。大店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人们对鞋服产品消费已经不是更多体现在物质需求上,而是在精神上,满足这些精神需求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和气派。”一业内人士曾经表示。
2005年,美特斯•邦威已涉水“大店”,在杭州开出了首家5000平方米的大店,2007年底,又在上海的南京西路开出10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店。2011年5月23日,安踏北京首体旗舰店开业,占地1083平方米,着力打造“安踏运动城”。“首体旗舰店对安踏产品销售和品牌内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品牌总裁郑捷表示。
大店不仅可以积聚人气,提升品牌整体形象,而且可以在潜在代理商、经销商客户心中树立形象,从而促进市场拓展,吸引更多的加盟商。此外,大店对当地市场和竞争对手有一种威慑力量,在推动品牌在当地市场的销售上,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风潮所及,不少童装也悄然兴起“大店模式”。玛米玛卡已在安徽、河南开出面积超500平方米的旗舰店,小玩皮总经理黄良生也透露,未来将在泉州万达广场开一家400平方米以上的旗舰店。
但是,大店真有那么好吗?
大店慎行?
是否开大店,以何种方式来开大店,取决于不同品牌所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毕竟,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中国著名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认为,大店的弊端在于产品开发成本很高。国际奢侈品牌的大店可以只讲品牌文化,而国内品牌一定要产品齐全,要准备大量的款式。而产品管理、库存管理、货品周转率、零售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复杂多变,协调不好就有大量库存积压。最关键的是,大店开设在黄金地段,商铺的高成本造成坪效偏低。
当然,除去租金等方面的考验,大店还在其他方面对品牌有更高的要求,比如管理。相比普通店铺,大店的管理系统更为复杂,其店铺的运营体系、人员的目标管理和激励体系、货品的数据分析体系、服务的推动体系都不同于一般店铺。
此外,大店对产品的数量、主题、系列等方面也不同于普通店铺。如果一个店铺面积达到了几千平方米,品牌如何突出其主题,如何展现系列性,能否有足够丰富的产品,这些不仅在店面上对品牌提出了一定要求,而且对产品开发的挑战不小。说到底,大店考验的是品牌的综合营运能力。
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也表示,大店的运作并不简单,大店的背后是涉及包括产品供应、物流、金融等在内的产业链问题。如果一个品牌的产业链架构没有建好,开出的大店必然支撑不了。
大店的出现本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无论是美邦关店,还是关店,其实反映出的并不是大店模式自身的优劣。模式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品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适合发展的战略选择。
正如业内专家所言:“开大店虽然能展现品牌气势,但却会相应增加运营风险。前期投入了较多的租金等成本,后期如果经营出现问题,想收回都来不及了。开大店并不是品牌唯一的发展模式,把自己的特色做出来,也许会比一味要求开大店来得有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大店如果仍停留在通过视觉冲击去吸引消费者的层面上,不免进入到一个死胡同。如何提高大店的单店盈利能力、优化服务、进行精细化管理,才是品牌应该琢磨之道。毕竟,花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却不能带来一定的收益,怎么说都是一件让人纠结和遗憾的事情。(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