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鞋产业升级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以“转移与转型,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2012中国制鞋产业转移与转型高层论坛前不久在安徽宿州市闭幕,这是宿州市历史上举办的首个国家级论坛。制鞋产业在宿州曾经是一片空白,之所以能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既是宿州市主观选择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制鞋业转移和转型的一个趋势。而宿州制鞋产业作为一个范例,可能会对中国制鞋产业今后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日前,记者就宿州市打造现代相关问题专访了安徽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
选择制鞋产业符合天时地利人和
我们知道,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支柱产业的支撑。宿州为何选择制鞋产业呢?李宏鸣书记认为,客观来说,任何事情的成功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往往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对于宿州来说,选择制鞋产业恰恰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密切契合的结果。
讲“天时”,是基于对制鞋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当前我国制鞋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有两点基本判断:首先,制鞋产业虽是传统产业,但不是夕阳产业,而是常青产业。无论是从消费角度还是从供给角度来看,制鞋产业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鞋产品的质量、数量以及品质、时尚的需求都将不断增加。从供给看,目前中国制鞋产品已占到世界的70%以上,制鞋工业大国的地位不可替代。因此,中国制鞋产业无论是在当前还是在未来,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次,中国制鞋产业布局调整,加工制造中心转移已成必然。东部沿海地区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综合成本的不断提高,已经不能适应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快转移与转型的步伐,这也是中国制鞋产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制鞋产业需要大发展、制鞋产业需要快迁移这两点基本判断,我们认为这轮产业转移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时”。
李宏鸣说,宿州发展制鞋产业还有“地利”、“人和”方面的综合优势和条件。宿州地处中部后发地区,通过近年来招商引资的具体实践,我们感到,这一轮产业转移呈现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输出地转移、资源加工型产业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市场依托型产业向人口聚集区转移三个明显趋势。制鞋产业同样也具备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宿州也恰恰具备承接这类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我们既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农业地区,也是一个制鞋原料的富集地区,更是一个交通区位优越的地区,完全具备发展制鞋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高大全”做文章
当记者问到宿州要打造什么样的制鞋产业时,李宏鸣书记指出,宿州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集聚,同时又避免东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必须汲取过去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简单的搬迁复制,坚持在新的技术、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走转移与转型结合、扩张与提升共进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建设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把宿州打造成为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加工制造新中心、转型升级新标杆的目标。实践中,我们将始终围绕“高、大、全”三字文章。
一是全力争“高”。围绕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的发展思路,抢占承接产业转移的制高点,鼓励制鞋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及技术改造,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制鞋产业的技术含量,实现传统制造业在新技术平台上的创新发展;二是着力做“大”。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骨干,相关企业为配套,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制鞋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规模效应。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更加注重产品外观、产品功能、消费需求的研发,不断提高宿州制鞋作为区域品牌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紧盯重点区域,细分消费市场,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面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三是竭力求“全”。围绕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努力做到产业全配套服务全功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强化产业创新技术平台建设,加快产业物流体系建设,加强鞋业人才队伍培养,推进鞋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制鞋产业发展的能力,使宿州市制鞋产业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打造现代制鞋产业城重点抓住三环节
在谈到打造现代制鞋产业过程中,宿州如何具体实施时,李宏鸣书记说,宿州打造现代制鞋产业城,既有资源、区位等优势,也有工业基础薄弱、配套能力不强、财政实力弱等不足。在建设现代制鞋产业城过程中,重点抓了三个环节。
一是突出龙头带动。在某种程度上,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决定产业发展高度,影响产业发展规模。在整体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有助于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增强产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迅速聚集产业发展规模。在制鞋产业的发展中,始终坚持优先引进实力强、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入驻,实现了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批企业、集聚一个产业的良好效应。
二是强化集群发展。一方面推进纵向一体化发展,坚持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发展,在加快鞋业加工制造中心建设的同时,不断促进各种要素向制鞋产业聚集。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横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并举,高、中端产品兼备,品牌、代工兼有,内销、外销市场并重的发展格局。
三是坚持产城一体。加快现代制鞋产业城建设,感觉到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把工人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实现安居乐业。所谓安居,就是要完善保障体系,融入城市生活。要完善住房保障,多层次建设公共租赁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产业工人住房需求,实现“在园区打工、在城市安家”的梦想。要完善社会保障,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医疗、养老、就业、教育等配套政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把现代制鞋产业城打造成为产业新区、人居新城。所谓乐业,就是要提升能力素质,畅通发展通道。职业发展空间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薪酬待遇,是决定新生代产业工人能否长期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要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产业工人通过学历和技能提升,提高收入,改变生活,融入城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建立健全产业工人技能评价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制鞋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