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鞋企股市 > 鞋企上市:谨防“新股热”降温

鞋企上市:谨防“新股热”降温

2012-02-28 15:08:33 来源:鞋世界导刊 作者:申屠青南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cn/

  【-】新股发行改革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决策者和投资者的共同关注。分析人士认为,为抑制目前的“新股热”,应加快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着力点在于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包括新股在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

  健全新股定价机制

  近几年来,由于新股定价机制不够完善,市场定价功能出现较严重扭曲。股市出现一个独特现象,即新股作为一个特别群体,定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独立于已上市公司,本该有价格折扣的新股,其定价反而高于同类已上市公司。

  分析人士认为,为抑制目前的“新股热”,应加快推进新股发行制度市朝改革,着力点在于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包括新股在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

  统计显示,2010年-2011年,沪市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7.55倍,远高于沪市已上市公司20.06倍的平均市盈率。深市中小板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8.53倍,高于该板块已上市公司38.09倍的平均市盈率。只有创业板新股的59.49倍平均市盈率,略低于该板块已上市公司64.24倍的平均市盈率,其主要原因在于创业板公司平均价格高企。

  从国际经验看,已上市公司经受市场检验,披露的信息更加充分。新上市公司一般有粉饰报表的冲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抬高业绩倾向。因此,新上市公司在定价时,投资者一般会要求有较大的价格折扣,即压低价格,而不是相反。

  分析人士建议,为抑制新股价格“虚高”,可考虑用存量股份配售、推动实际控制人之外的股份上市首日可流通等措施,以抑制对新股的过度投机。

  推出存量发行,公司老股东可在公司上市后,减持部分或全部股份,这既可避免发行过多新股造成募集资金过多,还有助于增加新股上市首日股票供应量,降低市场炒作因素,同时有助于减少限售股份积累,避免将来集中减持给市场带来冲击。

  为抑制新股价格“虚高”,还可取消新股网下认购比例上限限制,通过加大机构投资者在网下认购比例,以增加机构在定价时的责任和价格敏感性。

  这其实是国际惯例,可加强议价和抑制过高价格的力量。目前国内市场在新股询价过程中,由网下配售对象来进行报价,但它们获配的股份只占全部发行股份的20%左右,获配数量少,使询价对象在报价时随意性较大。

  对监管部门而言,发行监管要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改革发行审核制度,弱化行政审批,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严打欺诈发行行为。监管部门可研究取消现行制度中涉及公司价值实质性判断内容,比如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等,避免以政府信用为造假企业“背书”,误导投资者。

  投资者应看到,在破发比例增大情况下,盲目打新有被套的风险,应在研读招股书,看透企业风险情况下,审慎做出投资选择。

  只有多管齐下,加快推进发行制度改革,理顺新股定价,才能提高市场配置资金的有效性,增加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才能完善市场定价功能,避免新股价格一次性透支未来数年增长潜力。只有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合理的价格才能让投资者伴随企业成长而获利,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建立利益制衡机制

  新股发行制度历经两轮改革后,新股普遍“三高”发行的现象早已招致市场的广泛诟玻显然,这一问题也引起了高层的重视。

  毫无疑问,新股发行制度焦点在于定价问题。目前的新股发行价格,实际上是由发行人、保荐机构以及询价机构三方最终“敲定”的。新股“三高”发行之所以泛滥成灾,离不开发行人的自我包装粉饰,离不开保荐机构的大肆吹捧,当然也离不开询价机构的竞相报高价行为。在这一利益链条中,发行人与保荐机构无疑是同穿一条“裤子”,只有询价机构才是真正的“第三者”。

  新股发行呈现出“三高”的态势,除了现行机制本身存在缺陷之外,其中没有形成利益制衡的格局显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首先,即使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存在包装与粉饰现象,只要高价发行将钱“圈”到手,就算是日后问题被曝光,一来挂牌之后不会“被退市”,其仍然能够“苟活”于市场;二来由于违规成本低,对于背后的巨大利益而言其实根本不算什么。

  其次,保荐机构在路演以及所谓的“价值投资分析报告”中,极尽吹捧之能事充当“吹鼓手”的角色,其如此卖力,并非是为了投资者着想,而是盯着发行人的“腰包”,以便从市场中窃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其三,尽管众多参与询价的机构“打新”是为了分食新股红利,但近几年来“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故事却被反复地重演。“打新”能够盈利的并不多见,因为报高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却不鲜见。

  笔者以为,要抑制新股的高价发行,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以进行系统性的整治。对于发行人包装粉饰欺诈上市的,一经发现,应该立即责令其立即退市。投资者投资活动中如果产生损失,可通过诉讼的方式索赔,以保护其利益。对于保荐机构及保代因为鼓吹误导,导致发行价格偏高,或盲目预测发行人成长潜力、业绩最终出现快速“变脸”或是大幅度“变脸”的,除了对保荐机构与保代实施处罚之外,应没收保荐机构获取的承销费用,并处以3~5倍的罚款。

  由于新股发行价格最终是由询价机构“询”出来,为了防范其乱报价,建议实行“市朝”配售,也就是在确定了最低申报数量之后,报高价者高价配售,报低价者低价配售,其加权均价作为网上发行价格。鉴于基金在新股询价时哄抬发行价格而不顾持有人利益的现象,应改革现行的基金管理费提取模式。笔者建议将基金1.5%的管理费提取比例一分为二,其中一个0.75%按规模提取,以满足其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另一个则视其盈亏情况而定。如果盈利则同样按规模提取,如果出现亏损,则该部分收入为“白板”。如此,基金报价必然会更理性,其哄抬发行价格的现象必然会减少。在建立了上述的利益制衡机制之后,新股“三高”发行的局面必将得到缓解。

  明确新股发行改革思路

  近期,方方面面都在谈论股票发行体制改革。管理层的具体措施尚未出台,但思路大体已定,即:防止新股发行价格过高、给炒新热降温。在A股市场上,新股发行制度一直在改革,持续改了十几年。远的不说,就在2010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包括“遗制度”、“扩大询价对象范围”等。

  如今看来,2009年6月、2010年11月的第一、二阶段改革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此前的改革,主要方向是推进新股发行价格的市朝定价。改到现在,表面上是“市朝”了,但由于没有配套实施新股发行注册制,网下申购配售股票、发起人股票限售期过长,又滋生了新股定价过高、炒新过热的问题,民愤极大。很多股民认为,A股一级市场长期疯狂抽血,新股超募严重,导致二级市场资金供需失衡;炒新投机现象屡禁不绝,新股有如赌博的筹码,吸引大量资金哄抬IPO发行定价,对价值投资者、长线投资者的信心打击太大。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管理层已经透露的可能措施包括:完善拟IPO企业的预先披露,将时点提前;督促上市公司明确对股东的回报,在招股文件中说明分红政策等。笔者认为,眼前最有效、最迫切的措施应该是改革网下申购制度。

  首先,应把网下申购配售股票的锁定期从3个月缩小到0,增加IPO上市头几天的股票供应量,以打击新股投机炒作的基矗,A股市场上,新股炒作凶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新股上市的头3个月股票供应量相对较小,控股股东、管理层、一般发起人股东的股份锁定期达到或超过1年,网下申购配售股票也得锁定3个月。将网下配售锁定期缩小到0,并不会导致一级市场抽血增加、二级市场资金减少,因为它不涉及增减IPO募资金额,也不涉及到上市前老股东的套现。况且,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投资者提前套现后,获得的资金也有可能进入二级市场,锁定期缩小到0后,资金成本下降,机构投资者有可能会提高询价;但由于上市头几日的抛盘增加,二级市场留给新股的上涨空间可能减少。

  其次,应该增加小盘股发行时网下配售股票的数量,目前主要是20%,可考虑提高到30%-80%。新股发行价格主要是通过网下机构投资者询价认购来确定的。就近一两年的实践来看,单个机构投资者在网上能够配售到的股票数量很少,低时只有几万股、十几万股,也就是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的获配扣款。区区这点钱,如果询价结果过高,上市后暴跌,损失也非常少,根本就不足以让机构投资者认真报价、慎重报价、谢绝人情报价。

  如此改革之后,散户认购到小盘新股的概率会下降,而机构投资者则获得限售期缩短、可供申购数量增加的双重好处,似乎不太公平。为了补偿,可以考虑每周或每两周集中搞一次多只新股同时发行,这样散户中签率不至于大降。同时,应该在中小盘新股中间也推行“超额配售选择权”,也就是俗称的绿鞋机制。超额配售后,可考虑向网上申购者执行回拨机制。当然,长远看更根本的办法是通过法律修改,允许存量发行,将一般发起人股东的股份锁定期从1年减至3-6个月,并逐步实行新股发行注册制。

  链接:

  》新股连连破发 爆炒神话终结

  新股被爆炒,是因为机构或者散户一窝蜂地进常当新股被拉到一定价位时,部分投资者就会快速获利了结,导致股票跳水。

  2011年1月,在A股上市的31家企业中,共有16家企业上市首日破发,占比高达51.6%。回顾整个年度,资本市场破发消息连连,公司挂牌上市后跌破发行价已不再是神话。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高市盈率、高定价新股的集中涌现,造成了高定价IPO。由于过高发行价几乎榨干了新股上市之后的上涨空间,新股破发开始屡见不鲜。二级市场同样难辞其咎。一旦二级市场表现不佳,新股上市同样可能遇冷。

  》“打新”热情骤降

  随着新股破发接连而至,抱着打新稳赚心态的投资者叫苦不迭。于是,打新热情骤降,中签率节节攀高。根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201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去年A股上市首日破发的个股达77只,占比27.3%。与此相比,2010年上市的个股中,仅26只上市首日破发,占比为7.45%。

  总体来看,去年上市的新股处于破发状态的个股高达199只,占比70.57%。由于新股上市节节失利,部分机构打新以“杯具”收场。

  》“新股改行情”已展开

  体制改革是根本举措,仅仅减缓扩容速度,不规范,不立法,难以扭转内在的健康发展。能真正感受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时这个市场才有前途,才能够健康发展。所幸,在新的一年刚开始的时候,就听到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敲响的钟声,钟声凝聚了人气,唤醒了低迷、沉睡的股市。

  对于如今对资本市场胃口越来越大的国内鞋企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利好消息?(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