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占据世界鞋业生产消费主导地位
【-行业新闻】总体来说,全球总消费量预计将超过年均210亿双,未来15年将增长到300亿双左右。目前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亚洲地区占鞋类产品总产量的85%和销售量的50%,并将持续保持主导地位,消费份额将迅速增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产品消费市场。2010年,内销鞋类产品至少30亿双,有可能达到35亿双。近年来鞋类产品内销激增,人均鞋类消费量几乎翻了一翻,过去五年中人均鞋消费量增长到2-2.5双/人。
预计中国在未来15年中GDP将翻一番,这一发展趋势确保了鞋类产品销售和生产的巨大增长态势,同时也将使人均鞋类消费量上升到至少3.5双/人,或者至少比现今人均消费量增加一双。2024年中国的鞋类产品年销售量将达到50-60亿双。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鞋类销售增长也将突飞猛进。到2020年,预计中国城市人口将从2008年的45% 增长到56%,城镇居民数量增长超过2亿,他们也是潜在的鞋类产品消费者。
此外,富裕起来的消费者希望能够买到质量更好的鞋。目前据估算中国约60%的内销鞋是低价低质鞋,但到2020年仅有30%的这类产品,而超过50%的鞋类产品将是拥有中档或高档质量和价格的鞋类产品。
中国的鞋类产品在线销售也大幅增长,据估算2010年主要鞋类销售网站共销售8000万双,有8000人次左右通过网购购买鞋类产品。
如今在中国,各级城市中的连锁店,专营店和购物中心柜台都到处可见,甚至在最低级的城市也可以见到。生产方面,2010年中国鞋类产品总产量据估算为130亿双,其中约100亿双出口到国外,共有约2万家鞋厂,约600万从业工人。一些演讲者提到,目前中国的制造商和国外采购商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用工成本大幅增长。根据不同区域情况,2010年各地用工成本增幅约为5%-10%,而随着劳动法要求提供工人更高的工资和福利保障,2011和2012年用工成本将进一步增加。
这使得中国成为亚洲成本最高同时也是最大的鞋类生产国,印度鞋业用工成本约为$.45每小时,越南,印尼和泰国约为$1.00 到 1.20每小时。(对比而言,巴西和墨西哥的用工成本分别约为$3.78/时和$3.38/时,意大利则为$18.83./时)
除了为吸引雇工而提供更多薪酬和更好的工作条件外,劳动力短缺现象将是个长期而不可避免的问题,特别是在像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区,工厂全部依赖从内地移民过去,住在工厂宿舍的劳动力。30年以来的“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适龄工人减少,而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繁荣使得年轻人不需要移居外地去寻找更有前途的工作。
由于最近中国法律的更改,工人的社会保险,养老金等成本约占工资的30%,地方执法官将工厂的这些支出视为税收的一种形式,因此更加严格的强制要求生产商和工人将社会保险纳入政府信托基金。
新劳动法赋予工人更多权利,在薪酬,福利或其他报酬没有按照合同执行时寻求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国外采购商还是某些中国南部鞋类制造商为了寻找足够的劳动力,采取了具有侵略性的向新兴产区中部地区的转移。
相对而言中国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用工成本较低,但由于人民币近年来超过25%的大幅升值(从和美金1:8.3 到1:6.3),美金的支出大幅增加将是无论哪个地区都不能避免的成本增加。
同时,繁荣发展的本地市场限制了工厂的出口能力,但由于国内本土品牌产品在零售市场位于高质高价层次(价格远远高于出口向美国的产品),因此工厂的出口价格也随之上升,这一诱因甚至大于成本上升造成的影响。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低价产品时代在中国已经结束,生产商和采购商双方均要努力以满足未来全球化鞋类消费者对于鞋类产品价格和质量方面的严格要求。
毫无疑问中国将继续长时期占据世界鞋业的主导地位,在鞋业领域提供大量的投资空间,且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替代。尽管某些条件类似的国家和地区可以作为替代,但长久看来,中国仍是主导市场。
世界各地很多鞋业中心类似条件的地区出口可能会增长,特别是东南亚有先见之明的地区,拉美的各类地区和北非。其他地区由于本地货币对美元的飞速增长,将有着不可逾越的成本负担。例如曾经在尼加拉瓜,多米尼亚和墨西哥都有过成功的专注于高档产品的企业项目(但在墨西哥由于货币升值导致其用工成本和中国用工成本之间的差额大幅消失),以及在越南,印尼,印度和泰国已筹备好的宽轨发展项目。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可以和中国的总体主导地位相比,特别是中国鞋业在其所有领域(皮鞋,橡塑鞋,布鞋等)的最大生产国地位无可动摇。(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