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制鞋行业用工问题依旧面临挑战
【-行业新闻】众所周知,2011年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鞋企。近几年,随着金融危机、国外欧债危机的袭击,国内很多企业都出现招工难、留工难等问题。
2011年全球十大鞋业制造商兴昂国际有限公司下辖的兴昂鞋厂和兴鹏鞋厂合并。这一重大事件引起同行业人关注,据悉,关于合并的内情,最主要的解释是用工缺口太大了,无法保证日常生产。要让两个厂都正常运转,共需要1.5万名员工,但现在两厂的员工不到一万人。因此,两大鞋厂合并是必然的选择。
人才是鞋企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正常运营的助推器,俨然,人才已经成了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鞋企发展如果没有了可靠的员工及专业的人才,那么企业发展就如同纸上谈兵。近年来,兴昂在全球大张旗鼓地扩大产能。如在惠州、河源、湖南和越南都建了新厂。但长安霄边社区居委会蔡主任断言,兴昂“不会在长安扩张产能,原因是长安招工困难,而且,人工成本上升很快”。
用工问题严重阻碍了鞋企的发展,连国际鞋业会议秘书长孔繁郇都认可了这一事实。他说:“当前东莞等地的台资鞋企所面临的整个鞋业生态,与20多年前的台湾鞋业环境非常相像。20多年前,1300多家台资鞋企正是因为新台币升值、原物料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而转移到东莞等地”。
“用工难”与“订单荒”的双重叠加,给鞋企的经济前景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丝隐忧,而是一次深刻的经济转型与变革。当“大雁”飞走之后,鞋企经济将寻求什么样的支撑,将从何种要素资源上取得关键的突破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鞋企。
不一样的经济,必须采用不一样的用工文化。传统的加工贸易产业的用工模式,最核心的有两条:
1.低底薪或无底薪加班费的薪酬结构,以所谓的生存压力来迫使员工提高效率;
2.无尊严无培训无职业规划的用工制度,员工更多地像是机器而非一个活生生的人。
无可否认,这种用工制度和用工文化是与加工贸易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但把这种用工思想推行到未来的新经济模式中,则会让鞋企的产业竞争遭遇人才困境。用工文化的改变并不是由某一个区域范围的企业决定,用工文化的变化强烈地受劳动力价值观念和受聘成本的影响,也受制于竞争对手的薪酬政策。
当劳动者强调有尊严地劳动时,传统的用工方式就会被淘汰;当竞争对手的用工理念更人性,更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时,优秀的人才就会流失到竞争对手旗下。
现代经济被称之为知识经济,要服务好客户必须先服务好员工已成为用工文化的流行理念, 国内鞋企在当前转型升级之时,能否继续做下去,完全取决于鞋企的用工文化以及管理员工。2012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企业在今年的发展中,要时刻注重用工问题,并以其雄厚的实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同时也势必在未来的鞋业市场上盘踞更高的市场份额。(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