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运动鞋服品牌面临竞争拐点抉择
【-】随着、等国际品牌的强势入侵国内二、三线,乃至三、四线市场,将使这些城市原有的体育消费品市场格局面临洗牌。
与2011年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大获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运动 鞋 服品牌的业绩下滑。10月,各大国内运动品牌相继公布第三季业绩显示,包括李宁、等品牌在内的国内品牌,都出现业绩增长放缓现象。
数据显示,李宁公司上半年存货金额为9.92亿元人民币,而2010年底的存货金额为8.06亿元人民币,存货金额增加约2亿元人民币。受存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上半年收入42.8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5.05亿元减少了4.8%;净利润为2.9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82亿元相比同比下降近50%,年初以来,其股价已累计下跌近50%。
同样增长放缓的还有,匹克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匹克业绩增长大幅放缓,第三季度同店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只增加6.2%。而匹克此前发布的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订货会订单金额较2011年同季订单增长9.5%,这是2009年以来匹克订货金额增幅最低的一次,此前匹克的订货金额同比增幅都在20%以上。
安踏体育第三季度营运情况也急转直下。安踏公布的预期数据显示,第三季同店销售增长下滑,而零售端折扣率亦扩大。为此,安踏削减了2012年第一季度的订单量,并主动下调了2012年的开店计划,从中报时的8200间调整至7800—8000间,FILA及其他安踏的生活系列及儿童系列的门店数维持不变。
业内人士认为,依靠不断开店扩张以及向经销商渠道压货的方式,本土品牌在过去的几年间取得了表面上的高增长,但是也带来了诸多后遗症。为此,李宁2010年就启动了渠道整合行动,如今在行业增速显著放缓的“临界点”下,其他体育品牌亦难免行业洗牌变局。
“高增长是好事,但是高增长也掩盖了一些问题,匹克现在需要进入内部结构调整阶段。”匹克集团CEO许志华表示。为此,匹克在2012年第二季度订货会上,主动减少期货订单量,采取了“终端零库存”原则,经销商下多少额度的订单,工厂生产相应的产品量。“按照经销商需求生产,可以大大降低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库存和资金积压,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库存管理成本。”
安踏集团副总裁张涛同样表示,目前正面临调整期。“前几年内地运动品牌增速过快,现在是回归平稳,这是周期性的问题。但是行业前景和增速没问题,这个周期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是调整的过程。”
据调查,到目前为止,国内运动品牌的销售网点有70%布局在二三线市场,二三线市场门店数的增加是国内运动品牌业绩增长的推动力之一。但目前,在二三线市场,国内外体育用品门店数量已达4万多家,体育用品市场消费潜力基本被挖掘出来,开新店赚钱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尽管李宁、安踏、特步、361°、匹克等国内,已经在国内一线城市具备了一定知名度,但这些体育品牌的主要销售渠道仍集中于国内中小城市。目前,不少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将安踏、特步这些国内知名品牌作为消费首选。专家对此表示,一方面,这是因为不少国内的体育品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际体育大牌还未深入这部分市场。
随着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品牌的强势入侵国内二、三线,乃至三、四线市场,将使这些城市原有的体育消费品市场格局面临洗牌。未来,本土受到的冲击将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拐点时刻,是国内运动品牌“亮剑”和改变的时候了。(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