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十字路口上,鞋企这个冬天有点冷
【-行业新闻】当前,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企业面临向内地或东南亚转移或就地转型升级,转变生产模式刻不容缓。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面临转型的“阵痛期”,也正是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最佳时机。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认为,就历史经验看来,经济危机的背后往往孕育着一轮重大的科技革命,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推进制造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作为国家的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其内容本质上是国家提出了新型制造发展的方向,为中国制造业的有序转型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有利契机。
在东莞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面对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和国内原材料、用工荒以及人力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企业开始主动出击,积极转型升级,通过提高生产率、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以渡过难关。东莞新欣五金制造公司刘经理告诉记者,在2008年之前主要靠人工的情况下,维持现在规模的工厂至少需要150人。通过更新80%的设备,生产效率提高5%—6%,用现代化的设备替代普通工人,目前只需要百十人左右。三洋马达科技公司把握当前智能手机的市场热点,积极研发生产智能手机震动马达,在增强议价权的同时,还使产品附加值提高到35%。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表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企业应尽快改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对记者表示,从政府层面,应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一,给予中小企业融资便利,保证企业资金链稳健;其二,产业结构升级政策不能为了升级而升级,要照顾大量中小企业的生存利益;其三,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要有一定的转变,以此长期提振制造业信心。
薛胜文认为,企业层面应着重强调两个关注:一方面着重关注主营业务经营情况,保持稳健的资金链情况,在特殊困难时期应做出及时调控(转型或者暂时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利润来源);另一方面,企业在市场减缩时期不应盲目保持生产能力,应以销售为主要目标,调节生产能力,以此保证企业正常资金回流速度。
东莞当地海关正通过出台相关对策,支持加工企业就地转型和扩大内销。东莞还做了内销试点,改变过去那种内销订单需多个部门层层审批的做法,先让企业把生意做完再补办手续,让企业能够及时抓住内销商机。东莞海关还设立松山湖综合保税区,即“两仓合一”,让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有效接轨,解决“香港一日游”问题,为节约大量运输压货成本。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已有30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成功转型。(-最专业最权威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