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赊账潜规则是否被打破成悬念
【-行业新闻】从今年开始,温州中小企业陆续发生资金链断裂现象,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有企业老板丢下企业和员工,独自一人逃掉,这在当地被称为“跑路”。八九月间,“跑路”的老板日渐增多,在中秋节前后达到高潮,因为中秋节是温州传统中收账的日子。一家店老板说,以往每年都有老板“跑路”,但今年的情况最严重,而且以前跑的都是些生意做不下去的小老板,今年连一些温州知名企业也出了问题,这让大家忧心忡忡。
小赵鞋料的老板的小赵向记者表示,他有两个客户,分别在4月和8月跑掉了,欠下十几万元货款无处追讨。不过,他手中掌握有几十个客户,跑掉一两个还不伤元气。他说,这个市场里,几乎每家店都有一两个客户“跑路”,对一些更小的企业可能就是致命的打击。
温州人以前都赊账做生意
温州有赊账做生意的传统,如鞋材市场的老板们,从自己的进货渠道那里赊账拿货,再用同样的方式赊给鞋厂,每个行当的老板都是如此。这一点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不同。记者在采访小赵时,旁边一家鞋材店的老板插话说,他去云南、广东等地进货,问对方是收现金还是赊账,对方都说只收现金,在当地讲赊账要被笑话的。
小赵说,他的几十家客户欠他的货款加在一起有三四百万元,其中大部分4月份就该还的,以往6月份总能还上了,今年到现在也讨不回来。上门要账时,老板要么躲,要么坦白地说,只能开一张到11月才能拿到钱的支票。
“11月份能拿到钱就不错了,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样!”刚才插话的老板跺着脚说。
小老板们被“跑路”和欠债整怕了,一家店铺的老板娘小陈说,现在只有带着钱上门拿货的生意才做,那种从厂里打个电话,让他们送货上门,赊账拿货的生意一律不做,因此推掉了很多单生意。但她说,总比钱货两空强,如今安全第一。
另一家温州本土的生产中老年鞋的小微企业老板表示:目前赊账都已经难以避免,不过老客户还好一点,新客户赊账如果没有及时跟进,风险还是很大,接近年关外债部分还是有点难度全部收回的,现在也只能将老客户维护好,跟进好。
温州一家品牌老总也向记者表示:现金交易在温州覆盖确实有难度,因为确实有些企业资金一时难以周转所以才加入赊账的队伍,但温州这次民贷风暴确实给企业主敲响了警钟,现金交易应该被广泛鼓励和施行,赊账总归有风险,如果彼此信任度不高,那就更麻烦。(-最专业最权威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