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初创企业尝试“脚踩两只船”
王治国最近很忙,作为大连挚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挚博公司)总经理,由于“脚踩两条船”,他需要经常往返于大连市高新区与中山区之间。在王治国看来,这种一面依靠“政府孵化器”享受政策倾斜,一面借力“民营孵化器”开拓市场,有助于尽快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两年前,他以自己研发的项目“狂雷视频平台”为基础成立了挚博公司。此前,他凭借此项目在日本青森技术软件协会主办的“国际软件设计大赛”中夺得亚洲中国地区唯一金奖、并获得了35万元的创新基金。回国后,如何迅速成长成了公司发展的最大问题,“借力孵化”的想法在他脑中渐渐萌生出来。他把自己的创业项目放在大连市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高新区基地)和中山区乐道创意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乐道基地)进行双重孵化。
靠政府孵化迈出第一步
王治国创业前的工作主要负责市场经营,回国后他首先参加了辽宁省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同东北财经大学合作的一个青年企业家培训。通过培训,他不仅系统学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还与导师、同学建立了一个人际圈子,参加了一些公益活动组织,为企业发展积聚了人脉。
然而人脉一开始并未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公司最开始的收益主要源于在网上做广告以及外包项目,其中不少项目还都是靠老同学的帮助。
王治国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大学生创业,社会阅历有限、市场经验不足,在创业之初会遇到许多挫折,为此我非常关注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扶持政策。”很快,大连市社科局出台的创业启动计划,高新区基地进入了他的视线。
实际上高新区基地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进入的,高新区基地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发展部经理许前告诉记者,基地是以软件信息为主的科技园,做软件研发和软件外包,因此园区对进驻的项目有着严格的选择,项目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软件所有权。“近两年陆续进入我们基地的近20家,但筛选后享受政策扶持的也就8家,要通过严格审批才能入驻。”许前说。
2009年10月,挚博公司成为第一批入驻高新区基地的幸运儿之一。基地免费为公司提供了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使用期为两年,水、电、网络也不用交费。这些让公司节省了近10万元的开支,同时还有一批专业的导师定期给公司提供各种业务指导和政策解读,分析企业运营状况,帮助成长,基地还根据企业每个项目的不同,给予2万~3万元的项目补助。
在政府孵化器的支持下,王治国的公司顺利进入了前期运营阶段,但是市场才是项目转化为成果后最终要走向的终端。
借民营孵化追求双赢
为了“找销路”,王治国又来到了中山区乐道基地。
乐道基地由大连乐道创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大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创立,是该市第一家由大学生创办的民营创业孵化器。其宗旨是“为中小型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孵化服务,促进企业成果商品化”,基地主要为入孵企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网络、协助、咨询、生活、中介等服务。
与高新区基地不同,王治国用几个关键字加以总结:“平等”、“柔和”、“伙伴”。
“公司与基地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它不像入驻高新区时必须有过硬的硬件,它更专注的是一些软性的东西。基地资源丰富,可以通过一系列孵化,帮助我们做市场调查、做营销策划方案,为我们联系客户。”
事实上,与政府孵化器相比,民营孵化器更显著的特点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体现之一是,民营孵化器往往拥有专业的市场开拓团队来帮助在孵项目去寻求投资和合作伙伴。
比如,乐道基地看到挚博公司的项目后想做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开发,希望帮助公司申报国家项目,得到政府支持。而另一方面,基地的发展离不开软件人才,这些正是挚博的优势,双方互助共赢。
乐道基地总经理赵一璇告诉记者,乐道基地首期孵化的40多家企业主要倾向于科技文化类产业,基地为其提供团队管理、财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扶持,同时基地专业的营销团队,为孵化企业打开市场。
在赵一璇的描述里,基地的优势在于为入孵企业提供商业“捆绑式”成长方式,基地把企业分为初创型和成长型两种。初创型企业缺少研发管理资金,基地可以注入资金,帮助其研发技术成果,帮助其项目向市场转化;成长型企业不缺投资,基地就帮助其制定市场战略、开拓市场,从而实现双赢。
赵一璇介绍说,“捆绑式”成长方式是从三方面帮助企业成长的:一是技术人才孵化,是针对大学生以及专业技能青年创业者;二是技术成果孵化,把已有的技术产品及创意产品进行全面升级和包装,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行业内的普及率,得到社会和市场的真正认同;三是企业级孵化,企业经营管理基本成熟,进入孵化基地进行再次升级和改革,使其在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有一个长足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节奏。
王治国的企业在“乐道”的沟通协调下,不到一个月时间已有三四家企业与他洽谈合作事宜了。
做好市场还须练好“内功”
如今在朋友眼中,王治国已经创业成功,去年他又成立了大连呈果经贸公司,几周前他又在无锡注资了一家雷瑞谱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发展正是巧借外力,才事半功倍。但在王治国看来,借外力固然可以为刚刚创业的大学生节约成本,顺利进入市场,但是练好“内功”更重要。
想对大学生创业者提出忠告的还有许前。他表示,大学生创业不要着急注册企业,要先找好团队,成立工作室做一段时间,积累了经验、有了基础再成立公司。盲目急着办企业,会发现运营中很多细节难以预料。政府虽然对大学生创业有许多扶持政策,但创业者也不要把扶持资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大学生创业光有技术、产品还不够,没市场是走不下去的。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提醒想创业的“书生老板”们,只有结合自身实际,选好项目,深入研究市场,作好分阶段的发展规划,才能走得最远、笑到最后。
两年前,他以自己研发的项目“狂雷视频平台”为基础成立了挚博公司。此前,他凭借此项目在日本青森技术软件协会主办的“国际软件设计大赛”中夺得亚洲中国地区唯一金奖、并获得了35万元的创新基金。回国后,如何迅速成长成了公司发展的最大问题,“借力孵化”的想法在他脑中渐渐萌生出来。他把自己的创业项目放在大连市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高新区基地)和中山区乐道创意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乐道基地)进行双重孵化。
靠政府孵化迈出第一步
王治国创业前的工作主要负责市场经营,回国后他首先参加了辽宁省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同东北财经大学合作的一个青年企业家培训。通过培训,他不仅系统学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还与导师、同学建立了一个人际圈子,参加了一些公益活动组织,为企业发展积聚了人脉。
然而人脉一开始并未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公司最开始的收益主要源于在网上做广告以及外包项目,其中不少项目还都是靠老同学的帮助。
王治国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大学生创业,社会阅历有限、市场经验不足,在创业之初会遇到许多挫折,为此我非常关注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扶持政策。”很快,大连市社科局出台的创业启动计划,高新区基地进入了他的视线。
实际上高新区基地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进入的,高新区基地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发展部经理许前告诉记者,基地是以软件信息为主的科技园,做软件研发和软件外包,因此园区对进驻的项目有着严格的选择,项目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软件所有权。“近两年陆续进入我们基地的近20家,但筛选后享受政策扶持的也就8家,要通过严格审批才能入驻。”许前说。
2009年10月,挚博公司成为第一批入驻高新区基地的幸运儿之一。基地免费为公司提供了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使用期为两年,水、电、网络也不用交费。这些让公司节省了近10万元的开支,同时还有一批专业的导师定期给公司提供各种业务指导和政策解读,分析企业运营状况,帮助成长,基地还根据企业每个项目的不同,给予2万~3万元的项目补助。
在政府孵化器的支持下,王治国的公司顺利进入了前期运营阶段,但是市场才是项目转化为成果后最终要走向的终端。
借民营孵化追求双赢
为了“找销路”,王治国又来到了中山区乐道基地。
乐道基地由大连乐道创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大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创立,是该市第一家由大学生创办的民营创业孵化器。其宗旨是“为中小型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孵化服务,促进企业成果商品化”,基地主要为入孵企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网络、协助、咨询、生活、中介等服务。
与高新区基地不同,王治国用几个关键字加以总结:“平等”、“柔和”、“伙伴”。
“公司与基地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它不像入驻高新区时必须有过硬的硬件,它更专注的是一些软性的东西。基地资源丰富,可以通过一系列孵化,帮助我们做市场调查、做营销策划方案,为我们联系客户。”
事实上,与政府孵化器相比,民营孵化器更显著的特点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体现之一是,民营孵化器往往拥有专业的市场开拓团队来帮助在孵项目去寻求投资和合作伙伴。
比如,乐道基地看到挚博公司的项目后想做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开发,希望帮助公司申报国家项目,得到政府支持。而另一方面,基地的发展离不开软件人才,这些正是挚博的优势,双方互助共赢。
乐道基地总经理赵一璇告诉记者,乐道基地首期孵化的40多家企业主要倾向于科技文化类产业,基地为其提供团队管理、财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扶持,同时基地专业的营销团队,为孵化企业打开市场。
在赵一璇的描述里,基地的优势在于为入孵企业提供商业“捆绑式”成长方式,基地把企业分为初创型和成长型两种。初创型企业缺少研发管理资金,基地可以注入资金,帮助其研发技术成果,帮助其项目向市场转化;成长型企业不缺投资,基地就帮助其制定市场战略、开拓市场,从而实现双赢。
赵一璇介绍说,“捆绑式”成长方式是从三方面帮助企业成长的:一是技术人才孵化,是针对大学生以及专业技能青年创业者;二是技术成果孵化,把已有的技术产品及创意产品进行全面升级和包装,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行业内的普及率,得到社会和市场的真正认同;三是企业级孵化,企业经营管理基本成熟,进入孵化基地进行再次升级和改革,使其在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有一个长足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节奏。
王治国的企业在“乐道”的沟通协调下,不到一个月时间已有三四家企业与他洽谈合作事宜了。
做好市场还须练好“内功”
如今在朋友眼中,王治国已经创业成功,去年他又成立了大连呈果经贸公司,几周前他又在无锡注资了一家雷瑞谱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发展正是巧借外力,才事半功倍。但在王治国看来,借外力固然可以为刚刚创业的大学生节约成本,顺利进入市场,但是练好“内功”更重要。
想对大学生创业者提出忠告的还有许前。他表示,大学生创业不要着急注册企业,要先找好团队,成立工作室做一段时间,积累了经验、有了基础再成立公司。盲目急着办企业,会发现运营中很多细节难以预料。政府虽然对大学生创业有许多扶持政策,但创业者也不要把扶持资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大学生创业光有技术、产品还不够,没市场是走不下去的。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提醒想创业的“书生老板”们,只有结合自身实际,选好项目,深入研究市场,作好分阶段的发展规划,才能走得最远、笑到最后。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60元起家的文弱女子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当首富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