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鞋之都”,这次来真的
图片来源:湄洲日报
中新网消息,记者29日自莆田市鞋业协会获悉,“莆田鞋”集体商标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这是福建省首个以市级行政区划地名命名的鞋业集体商标,业界人士认为,这标志着莆田鞋业从“莆田制造”向“莆田创造”转变,将有力促进莆田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莆田共有4000多家鞋企、50万名从业人员,产值超千亿元,年产鞋13亿多双,占全国产量的近十分之一。有关部门表示,接下来,将对不自创品牌又不申请无偿使用公用品牌“莆田鞋”而进行假冒名牌的一小部分小作坊,予以坚决打击。
解读:作为全球知名的“假鞋之都”,莆田可谓成也制鞋,败也制鞋。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众多知名运动鞋品牌代工以来,鞋业逐渐发展成为莆田支柱产业。1990年,鞋业占莆田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就达到近八成。然而,因为订单有限、加工利润又低,为获得更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多的工厂和个人开始走上造假之路,莆田假鞋逐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在2020年10月召开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时任莆田市市长李建辉曾公开“自嘲”:“有一个尴尬的笑话,如果你的耐克鞋穿两年就坏了,是真的耐克,如果三年才穿坏,那就是莆田做的。”
为摘掉“假鞋之都”的帽子,多年来,莆田一直在持续打假。但正如时任莆田副市长蒋志雄此前所言,莆田有数十万人从事与鞋业相关工作,光靠严打,似乎不能解决问题,转型迫在眉睫。
尽管已努力多年,但显然,要撕掉“假鞋之都”的标签,并不容易。“莆田鞋”转正之路,任重而道远。
就在不久前,《莆田市“十四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打响“莆田好鞋”品牌,打造成为中国鞋业走向世界的特色窗口。“莆田鞋”商标也被寄予厚望。上述规划提出,着力打造“莆田鞋”集体商标,支持鞋业、工艺美术等行业龙头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挖掘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区域品牌生态圈。莆田,能否诞生真正的“国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