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手环赔偿案戳中可穿戴设备痛点
【中国鞋网-品牌观察】日前,苹果和耐克就“因耐克FuelBand手环数据不准遭用户起诉”的集体诉讼案与原告方达成和解协议,由耐克支付原告申请的240万美元赔偿,即向2012年1月19日至2015年6月17日之间购买FuelBand的客户提供15美元的赔款或耐克25美元礼品卡(仅限于美国和波多黎各客户),而苹果将不支付任何费用。
FuelBand戳中可穿戴设备的三大痛点
尽管耐克作出了承担相关赔偿的决定,但是它并不承认所指控的监测不准这一问题。因为这是当前所有智能手环、手表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可以说这场官司并非只是耐克的官司,同时也是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官司。从耐克与苹果的立场来看,它们并不承认技术层面的问题,因为任何一项新技术在从出现到普及的过程中,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优化。
其实就监测这一单一技术行为来说,很难做到百分百的精准,只能说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能够不断完善做到接近于真实世界的一种监测数据。因此,客观地说,在两年前的技术状况下,FuelBand能够做到那种精准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耐克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移动监测数据的精准性,还采用了鞋子+手环的“双重”监测技术,也就是通过对四肢的监测来获得运动量。这比起今天单一的在用户手腕上戴个环或者表而言,显然监测的精准性要高很多。那为什么还会遭遇官司的风波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算法模型不完善。不论可穿戴设备硬件本身的数据采集多么精准,其所采集的数据并不能直接生成并呈现给用户使用,而是需要借助于后端的算法技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之后才能呈现。也就是说,决定可穿戴设备监测精准与否,除了硬件本身的产品性能之外,软层面的算法是决定监测精准的关键。
不论是曾经的耐克,或是今天任何一家智能手环或手表的企业,在缺乏大量实际有效用户使用数据的情况下,所建立的算法模型只能说是理论阶段的“可靠”。不过也有走出这一困局的企业,就是被称为可穿戴设备第一股的FitBit,它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之后,于是就采用聚焦策略,专注于运动监测这一项功能,通过技术层面的不断聚集来为用户提供相对可靠的产品,并且借此来增加用户的使用黏性,再借助于用户大量的使用数据反向修正自身的算法模型,尽可能剔除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干扰”因素。
二是消费者认知错位。整个智能穿戴产业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在消费者心目中都还是处于一种非常模糊的认知状态中,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几乎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无法描述清楚关于这个产业以及产品的概念。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了可穿戴设备之后,依然会因习惯性思维认为:只要我戴上了这个“高科技”的智能手环或者手表,我就能知道我的运动量。
这种认知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却要有个前提,即可穿戴设备是不是已经有了“神”级的应用。从目前来看,显然还存在一些距离。也就是说,目前的大部分可穿戴设备是在某种特定的用户行为方式下,其监测的结果是精准的。简单点说就是目前我们的前端硬件本身的监测性能并不存在太大问题,但是后台算法还有点问题,大部分情况下是按照常规的生活方式建立算法模型的。比如智能手环主要是根据人体走动时相关手的运动姿态以及人在运动时手的运动方式与时间,包括结合定位技术的位移,再综合点其他因素,然后加入一些剔除因素来建立一个模型。所有前端硬件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后端,通过这个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运算处理之后,然后再生成相应的结果呈现给用户。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精准的监测数据并非不可能,但是用户必须按照监测设备以及与此设备对应的算法方式使用该设备,如此,所获得的数据就相对地趋近真实世界了。要照着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指南”而使用该设备,对于用户来说显然增加了不少“麻烦”。目前,大部分消费者是不愿意接受这种方式的。
三是营销缺乏客观性。导致这次官司或者说导致今天可穿戴设备被用户吐槽的另一个因素与当前智能穿戴产业的营销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很多创业者或是产品制造商为了吸引眼球以期获得营销上的成功,就刻意放大了其产品在理论上的技术性能,而对产品的监测技术是否存在缺陷,或者是产品在某种情况下才能获得并提供精准的监测结果,有意、无意地“忘记”了对消费者给出风险提示。
或许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来理解可穿戴设备。在监测技术上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这并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就像今天的诸多医疗检测仪器,比如电子血压计,所能测到的也只是一个被修正之后接近于真实数据的测量结果。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将监测可能存在的误差结果或者是不准确性因素清楚地告诉顾客,一来是为消费者负责任,二来是为自身的产品负责任,三来是为产业发展负责任;另一方面则是清楚地告知用户,在哪些使用方式下所采集到的数据可分别对应何种精准参考等级。让用户明白在何种方式下所监测的数据准确度将达到多少,这样,既可以回避用户对产品寄予“无穷大”期望所带来的风险,还可以促进用户为了获得精准的监测结果而调整相应的活动方式。
耐克的赔偿只是一场营销秀
从这次官司的表面情况来看,耐克输了。但从耐克所作出的这一赔偿结果来看,这更像是一场危机公关的营销事件。其中让我们看到了两方面的信息:
一是变相的促销。就耐克运动产品本身而言,为了拉动业绩搞点降价或赠送礼品之类的营销活动是正常的事情。此次耐克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向一些特定的FuelBand用户提供15美元的赔款或耐克25美元的礼品卡,其实大部分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多的“便宜”会选择25美元的礼品卡,这并不像是一种“赔偿”,更像是一次变相的促销或者预售活动,无形中拉动了耐克运动产品的销售。
二是为Apple Watch做背书。FuelBand所受到的质疑并不是单一产品的质疑,更像是对当前运动类可穿戴设备所发出的一种质疑。在面对Apple Watch当前销售下滑的局面,耐克如果作出一种勇于为自身产品的不足承担责任的态度,这对于促进苹果手表的信赖度将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因此,与其说这是一场官司,不如说是苹果与耐克借机由耐克出面摆出一种姿态来消除消费者的“疑虑”,重新建立品牌公信力,为Apple Watch背书。
当然这也是为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作了一次背书,不论用户说与不说,他们心中对于这些智能手环、手表之类产品监测结果精准性的疑虑都在那里,而耐克选择赔偿的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疑虑,毕竟在科技时代,哪怕是PC或是智能手机也无法给我们提供完全可靠的结果,使用WORD也不能保证都是稳定的。(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