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CEO:"新任"PK"前任"(组图)
“我很不意外,很早就猜到了。”一位在阿里巴巴工作了 8 年的前员工告诉《好奇心日报》,“‘逍遥子’(张勇在阿里巴巴的花名)和‘老陆’(阿里巴巴内部员工对陆兆禧的称呼)都曾经是我的直线领导,‘老陆’基本上从去年年底就已经不怎么上班了,之后几乎把所有职位都卸掉了。”
这其中,最为外界关注,或者从现在看来,更像是最后一步的,就是 3 月 13 日陆兆禧宣布辞去高德集团总裁,并将这一职务交给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UC 浏览器董事长兼 CEO 俞永福。如果联想到阿里巴巴对高德首次战略投资时间——2013 年 5 月 10 日,你就会知道这一职位对于陆兆禧来说意味着什么。阿里巴巴当时以 2.94 亿美元战略投资高德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陆兆禧正是主导者。
而陆兆禧当时接任 CEO 一职,在外界看来更多的是马云为了阿里巴巴上市而安排的。“作为 CEO ,陆兆禧的任务更多的是策略的执行,而不是策略的制定,那是马云的工作。”一位淘宝员工在接受《好奇心日报》采访时如此说道。上述的阿里巴巴前员工同样表示“马云在内部说他还要再带(阿里巴巴)10 年,但出于上市考虑,他需要找到一个继任者。”
陆兆禧与马云
陆兆禧被认为是那个时候“最合适、最理所应当的人”。“他几乎在阿里巴巴所有公司都待过,那些高管他都带过,是最能服众的一个人。”上述阿里前员工说,“现在过渡期完成了,‘老陆’”的历史使命也完成了,除了阿里云服务,马云对去年阿里的业绩非常不满意,他觉得被拉下了,也没有看到太多创新,总之是没有满足他的期望。”
在马云通过内部邮件宣布这次重大人事变动的同一时间,阿里巴巴也发布了截至 3 月 31 日的 2015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及全年财报。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长 45% 至 28 亿美元,但利润大跌 49% 至 4.6 亿美元。但这家公司交出的 2014 全年业绩看上去其实还不错:全年总交易额 2.44 万亿元,总营收 762.04 亿元。但增长率确实是慢了,从 2013 财年到 2015 财年,阿里巴巴营收年度同比增长从从 72%,降到 52%,再到 45%。
在这份财报发布之前,阿里巴巴也刚刚经历了一轮漫长的、来自华尔街的不信任:与质检总局的矛盾、撤出台湾市场、收到集体诉讼通知,评价造假……一系列的负面新闻使阿里股价持续下行。5 月 5 日,阿里巴巴的股价一度下跌至 77.77 美元,也使公司整体市值自上市后首次跌破了 2000 亿美元。
财报发布之后,马云喊出了“五年内要成为全球首个交易额超过 1 万亿美元的电商平台”的新目标。张勇成为集团内第一个要向这一目标努力冲刺的人。
张勇
“他就是那种比你聪明、也比你勤奋的老板。” 去年 6 月阿里巴巴新上线的二手平台业务“闲鱼”负责人谌伟业在人事消息发布后的第二日接受《好奇心日报》采访时说,虽然也是通过那封内部邮件才知道这一信息,但他也并没有感到什么意外。进入互联网行业之前整整 10 年在普华永道和安达信两间会计事务所的经历,让不少和张勇接触比较多的阿里员工觉得他对于行业有很强的判断力。“我把做’闲鱼’的想法和当时还是 COO 的‘逍遥子’说的时候,他觉得很有意思,觉得可以和我们公司‘淘宝二手’结合起来做。” 上线一年的时间,闲鱼 app 现在对外声称的下载量约为 1500 万。
“在高管这件事上,阿里其实没有那么(Open),张勇算是第一个冲上去的职业经理人。”上述阿里前员工说,“细数下,其实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担任这一职位)了,王坚(集团 CTO)、王帅(集团 CMO)、邵晓锋(集团首席风险官)、曾鸣(集团首席战略官)等等都是在某一方面还可以,张勇真的是非常聪明,也是能力最强的一个,也是做事情最拼的一个人,经常工作 18 个小时以上。其实和他讲话蛮累的,他财务出身,几乎什么漏洞都能发现。也总是能说到点子上。”
而在那封邮件中,马云也称“说来惭愧,我以前经常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 CFO 做 CEO,而‘逍遥子’是 CFO 出身。(呵呵,任何事总有意外,而且这个意外是那么的令人惊喜。)”。
另一位曾在阿里巴巴做技术的前员工告诉《好奇心日报》,“虽然赶不上马云,‘逍遥子’讲话还是很有感染力的。而且陆兆禧和张勇的战略也不一样,陆兆禧希望先将社交搞起来,而张勇想从淘系再切入社交。”
那么,被阿里员工称为“战将”的张勇,在阿里巴巴都做出过什么样的业绩,陆兆禧在过去担任 CEO 的这两年,又有什么功过,《好奇心日报》做了如下分析。
财务出身的新 CEO 张勇曾经做过什么
在问及对新任 CEO 张勇的印象时,阿里员工对这位个子不高、周末偶尔还会回到另一个城市陪伴家人的上海人,称为“战将”。
与阿里创始之初的“十八罗汉”不同,张勇算是阿里高管团队中最早的职业经理人之一:进入互联网行业前,他有整整十年的时间是在两间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度过的。他曾表示,这样的经历让他“培养了一种迅速去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能力”。
2007 年进入阿里巴巴后,张勇很快成为了淘宝商城(也就是之后的天猫)的负责人。这是继 B2B 和淘宝的 C2C 业务后,阿里所挖掘出的另一个稳定且有望快速增长的领域。
而随着“双 11”这一中国购物节的概念被提出,并逐渐吸引各领域的优质品牌加入后,天猫的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从 2009 年试水时的 0.5 亿元,到 2014 年汽车、海外商品等门类加入后的 571.12 亿元,张勇被看做是这一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操盘手”。这也是近几年他在阿里巴巴做的最为出色的业务。“张勇有其实有颗文艺的心,特别喜欢国际范儿的东西,所以他要做天猫国际、天猫时尚,在天猫的发展策略上比较激进,但他的判断力确实很强。”上述阿里前员工告诉《好奇心日报》。
在天猫之前,张勇曾短暂任职于淘宝,担任副总裁兼 CFO。当时的淘宝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品类齐全的电商平台,年交易额已经达到 433 亿元。
但在 2008 年,阿里“十八罗汉”之一的淘宝网总裁孙彤宇宣布离职后,淘宝的整体发展也开始放缓,并逐渐被张勇主导的天猫赶上。近年,淘宝也已不再强调销售额和来自广告的营收数字,“万能的淘宝”成为了新的品牌思路。
目前,由淘宝、天猫、聚划算所组成的“中国零售平台”依然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营收来源。
在阿里巴巴宣布要全力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张勇又被委任为无线业务的负责人,这一业务之前正是由陆兆禧主导。借助于先前积累的庞大用户群已经养成的消费习惯,以及在无线领域的重金投入,阿里还算顺利地完成了从 PC 端向移动端的转移。在新一季的财报中,移动端的成交占比已经突破了 50%。
前任“隐形”CEO 陆兆禧做错了什么
而相比于“退而不休”、频频在阿里巴巴发展的关键阶段现身的马云,从阿里成立初期就一直跟随马云的陆兆禧,给阿里内外留下的印象则是“低调、务实的执行派”。
在 5 月 7 日发出的公开信中,马云依旧表达了对这位搭档的高度评价:“我要特别感谢陆兆禧。我比谁都清楚,做性格鲜明夸张的马云以及如此庞大复杂一日千里的集团的第一任接班人,他这两年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需要极大的勇气担当和牺牲付出。”
他评价,陆兆禧担任 CEO 的两年,“是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突飞猛进的两年,也是我能够更专注于战略、文化和人才培养的两年”。但在外界看来,陆兆禧担任 CEO 的两年内,虽然阿里巴巴在资本市场上频频现身,并顺利完成了纽交所近年最大的 IPO 上市案,中间起到主要作用的却不是这位 CEO,而是留任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
陆兆禧 1999 年加入阿里巴巴,深得马云信任,马云称他具有一种“不事张扬中不惜一切要把事情做到卓越的意志力”。作为阿里元老之一,陆兆禧在阿里早期负责的最重要业务,是如今已有超过 3 亿实名制用户的支付宝。
这是一个跟随淘宝业务成长起来的支付工具:2003 年淘宝成立时,国内网银基础几乎为零,支付渠道、诚信资料和认证系统的缺失,也使人们对于在网上买东西这件事疑虑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支付宝应运而生。随着之后数年内的网络普及、智能手机出现、一系列交易环节被打通,支付宝的用户数量开始出现快速增长。根据支付宝官方公布的数字,2013 年 11 月,仅手机端支付宝钱包的用户数就已超过 1 亿,2014 年 10 月更是达到了 1.9 亿。
目前的支付宝,已经成为了阿里巴巴金融体系的基石,并派生出了包括余额宝、招财宝、芝麻信用等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余额宝也被看做是陆兆禧在担任 CEO 期间推出的最具创新的产品。上线一年时间就获得了 1 亿用户和 6000 亿资金规模。
2008 年,由于淘宝总裁孙彤宇离职,陆兆禧被紧急调离支付宝团队,从此开始在电商、云服务、移动业务等多个领域担任“救火队员”。而最被外界质疑的,可能是他所主推的阿里社交产品“来往”。
在微信占领大批用户,并试图进入电商、支付、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时,陆兆禧曾认为,缺少社交产品的阿里巴巴必须补上这一环,才能使其电商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在社交圈内被放大,“来往”也因此被陆兆禧提升成了一个“战略级产品”。
但 2013 年 9 月 25日上线的来往在推向市场八个月后,来往的覆盖用户数仅仅突破千万。传闻这也是陆兆禧和马云产生分歧的开始。此后,阿里开始转变思路,通过支付宝钱包、以及新推出的企业协同软件“钉钉”重新切入社交领域。
为了在上市前有效拉升市值,也为了今后可能的新业务增长点,阿里巴巴在 2013-2014 年间,进行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一系列投资,其中最为昂贵的高德地图收购案,也正是由陆兆禧主导。收购完成后,陆兆禧还兼任高德 CEO 长达半年,直至内部整合基本完成,才交由 UC 团队的俞永福接任。
有阿里员工向《好奇心日报》表示,在众多收购案中,陆兆禧最为重视的是在数字娱乐领域的拓展。通过优酷土豆、文化中国、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以及淘宝系的电影票销售、支付宝系的娱乐金融产品“娱乐宝”,目前阿里巴巴已经进入了娱乐产业链的几乎每个环节,并拥有一家可以注入优质资产的在港上市公司。
当然,这么做的代价是超过 200 亿元的投入,以及之后更为漫长的建立话语权的过程。
但在投资决策之外,陆兆禧的存在感并不强。2014 年 9 月,阿里巴巴成功在美上市后,马云曾在接受《福布斯》专访时公开承认了这一现象:“陆兆禧在 Learn to be a CEO(学习当 CEO)。所以我们是青黄不接。”
新任 CEO 之后的阿里巴巴
在 4 月 23 日的阿里巴巴北京公司年会上,马云强调了“整和”的公司策略。这并不奇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曾有统计显示,经历横向合并后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公司,不超过 30%。这样的情况同样体现在疯狂通过投资或者收购尝试进入新领域的阿里巴巴身上。
马云提及了他未来的规划,通过整合将形成七大业务板块:阿里系的电商服务、蚂蚁金融服务、菜鸟物流服务、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广告服务,跨境电商服务、前六个电商服务之外的互联网服务,也就是高德、UC、阿里健康、阿里影业等业务,这是马云寄予厚望 “5-10年后作战体系”。知乎一位用户对此的评价是“阿里巴巴将从之前的 all in 无线,回到安身立命之本的电商,这些未来的业务板块,需要和电商业务互动起来。”
在陆兆禧之外,阿里巴巴此次还宣布了一批核心高管即将离任的消息:集团 CTO 王坚、CMO 王帅、CRO(首席风险官)邵晓锋及战略官曾鸣也将逐渐移交日常管理工作。阿里巴巴将这一批高管的离任,称为“70 后”正式跻身集团最高管理层的开始,但如果抛开年龄的概念就可以发现,除王坚外的四位高管,都未曾参与集团核心业务的开拓过程。而先前阿里宣布由张建锋主管淘宝、天猫、聚划算三大核心业务,可能也正是阿里巴巴收拢战场、重新回到电商和服务平台本质的一个信号。
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显示,阿里当下所有管理者中,80 后管理者占比过半达到 52%,70 后管理者占比达 45%,其中一线业务总裁将均由 70 后担纲。
“马云还是那个决策者啊。”这是接受我们这次采访的阿里员工以及前员工在回答《好奇心日报》提出的关于新任以及前任 CEO 看法时,总是会带上的那句话。“不过我觉得张勇会做的更有节奏感、更有针对性,而且对于阿里整个产业链帮助比较大,他一直比较在乎解决产业链的效率问题。”上述阿里前员工说,“还有就是可能会做得更洋气一点。他更具有国际视野,英语说的也不错噢。”(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