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鞋服制造业如何“化危为机”?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当前,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幽灵正在欧洲的上空徘徊,中国外贸企业该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并“化危为机”呢?为此我们深入中国制造的重要产业基地——福建省泉州市,独家揭秘泉州企业应对欧债危机的市场手段与成效。
“最近这几个月,我们都在赶订单。目前,已完成部分对欧美国家客户的出货。”泉州市洛江区一家外贸鞋业公司生产部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去年底,公司就已投入大笔资金购进一批品牌缝纫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准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应对今年的生产高峰期。”
作为中国行业最大的出口基地之一——泉州,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其鞋服出口欧洲不降反升,而且在单价上涨的同时,数量也大幅增加。记者深入调查采访之后发现,有此“疗效”主要是因为泉州鞋服企业善于扑捉危机中的商机,“化危为机”。
良方一:从欧洲进口原材料
在泉州,纺织、鞋服等生产所用部分原材料需要依靠进口。以有着很大需求的化纤为例,化纤企业由于原料进口量较大,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企业原料采购成本将会降低。例如聚酯原料大量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的进口原料按美元结算,由于人民币升值,聚酯工厂无形之中成本就下降了20美元/吨,这省下的美金就成了利润,“现在人民币值钱了,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货。”一位专营聚酯原料的贸易商说。
选择从国外进口材料,泉州企业除了看重汇率变动带来的成本下降,更看重的是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欧债危机促使欧洲的一些鞋材企业不得不低价出售他们的产品,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在一双鞋的用料上,国际环保鞋材与国内普通鞋材的价格差距,目前已经不足30美分。“由于使用环保材料,更容易得到欧美客商的青睐,因此使用进口鞋材的成品鞋,在价格上可以比普通鞋多卖出近10元人民币。”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据了解,目前安踏、特步、361°等泉州鞋业的一线品牌,也越来越注重使用进口功能性面料所带来的附加值。人民币升值所降低的原材料成本加上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是这些企业实现净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良方二:生产基地内迁
除了从原材料入手,泉州企业还在降低劳动力成本上动了不少心思。考虑到自身实力以及与国内产业链相配套的优势,一些企业选择了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内陆。“内陆城市在招工方面比较便利,综合成本也较沿海城市低一些。以后一些利润较低的订单,我们会放到内陆的工厂去加工生产,以保证公司效益。”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有不少泉州企业目前正积极与河南、安徽、江西等中西部地区的加工企业对接,将部分订单转移至当地生产。“许多工厂的老板以前就是我们工厂的员工,在他们学会了技术以后,我们不但支持他们回家自办工厂,同时还给予他们资金上一定的帮助,所以,现在合作起来比较顺利。”石狮一位服装厂老板蔡先生说。
良方三:进口半成品加工后再出口
除了国内市场,不少泉州鞋服企业更是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寻求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一些企业开始通过前往越南市场考察、向外设厂的企业咨询等方式研究东南亚和南亚市场。他们发现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进口一些半成品,再加工售卖出口,比起在国内自己做成本降低不少。
“我们发现东南亚不少国家的纺织服装产业链这两年已经开始逐步完善了,半成品以及较低端类产品从源头到成品基本都能在当地生产。其中,以越南、孟加拉的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而且,他们在原材料、人工方面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这使得他们的半成品价格比我们低很多。于是,我们就开始尝试从越南、孟加拉等地进口半成品,买回来后再进行后期加工,这样整个流程下来,成本比自行全部生产的还低一些。”蔡先生说。
良方四:升级生产设备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有远见的当地鞋服企业纷纷在应对欧债危机上未雨绸缪。在泉州,一些大的鞋服企业,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进行设备改造和升级,降低更新换代的成本。
“在这个时候进口这些先进设备,成本也比较低,价格也比较便宜,性价比大大提高。目前,应对危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技术进步、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素质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核算,企业在这时候引进新设备,能比以前节省10%左右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这批设备投入使用后,产生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其带来的效益非常可观。”福建丰泰鞋业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说道。
记者了解到,石狮、晋江等泉州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地的企业也纷纷购买国内外设备和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改变生产流程,推进快速流水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经营成本,在市场拓展中更具优势。
今年上半年,在欧美需求萎缩、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下,泉州的鞋服企业订单并未出现非常明显的下滑。这也表明,危机中同样孕育着机会。尽管欧债危机仍在继续蔓延,但泉州大多数鞋服企业都做好了充分应对的准备,他们在开源节流的同时,忙着升级各类硬件和软件设备,他们信奉的是危机来临时要积极进取,而不是坐以待毙。就像闽南人都会唱的《爱拼才会赢》那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