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国内运动品牌价格让人“心冻”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10年前,提起或安踏,会觉得很吸引人。而如今,在满街的打折吆喝声中,李宁、、匹克等国内运动品牌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关店、清库存的消息不断传出,这些品牌也迎来了寒冬。
【数字·市场】
原价259元的运动鞋
卖出37元“白菜价”
这是肿么啦??
岁末年终,打折促销已经成为了商场的常态,可运动品牌动辄全场五折,老款2-3折的促销力度,还是让许多人觉得势头过猛。
6日11时许,长春市民李女士和同事在重庆路逛街,就被安踏专卖店门前的促销广告吸引了。
“买一送一,新款还8.5折!走,进去看看。”同事拉着她往店里走。
“裤子60元起,羽绒服268元起……”进入店里的打折促销区,满墙的海报下,各种款式的运动服和展示在柜台上,地面还用鞋盒子围成一个环形的展台,上面摆的全是打折出售的运动鞋。
据店内的服务员介绍,这是安踏的工厂店,店里卖的都是一些过去的老款式,所以都打折促销。
李女士在鞋堆儿里挑来挑去,发现了一双白色女士运动鞋,打折后的价格竟然低至37元,令人十分动心。
“这鞋是原价259元的,现在37元就卖了。”店员介绍,由于是好几年前的老样子,所以打这么低的折扣。李女士算了下,约等于打了1.4折。
随后,她和同事又逛了重庆路上的其它几家运动品牌店,发现包括李宁、匹克、361°在内的很多国内知名运动品牌,打折力度都很大。
“运动品牌怎么都打折这么狠呢?”李女士不禁有了疑问。
【透析·背后】
断尾求生
匹克去年关掉千余家门店
这是咋滴啦!!
其实,大多数运动品牌扎堆促销的背后,是库存积压的沉重负担。关闭低效门店断尾求生,也成了大多数运动品牌应对之举。
近日,体育最新披露的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底,匹克公司在中国的授权经营零售网点数为6739家,比2011年年底减少1067家。
无独有偶,2012年上半年,李宁体育关闭了1200家低效门店。同样,安踏关店总数为110家。
数据显示,李宁、安踏、361°、特步、匹克等主品牌门店的数量,经过一番整合,纷纷回到了7000家上下的水平。
“关店很正常,我们在这条街上也撤了几家了。”说这话的,是长春重庆路上匹克专卖店的一个销售员,“算上进驻商场里的店,这条街上有七八家匹克。不过,以前要比这多。”他说。
而另一家不愿具名的匹克运动专卖店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确已经关掉了部分亏损店铺。
“有的店铺盈利,有的店铺亏损,亏损的店铺是不能开久的。”他说,假如说今年一年下来,15家店铺里面有10家是盈利的,其余5家处于亏损状态,那么这5家店铺将在来年被一一关掉。
关闭亏损店铺,收缩市场门店,源于业绩的集体低迷。
据2012年半年报显示,李宁上半年收入38.80亿元,同比减少9.5%.匹克2012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已由22.56亿元大减28.5%至16.1亿元。而安踏和361°的去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均是负增长,分别为-11.62%至39.3亿元和-9.95%至28.69亿元。
国内运动品牌中仅有特步的销售收入同比是增长的,但增长的幅度也仅为1.44%.
同时,受到高库存影响,国内运动品牌今年的订单也出现了大幅的下跌。
其中安踏2013年第一季度的订单金额同比下降20%-30%,特步减少了15%-20%,同时,匹克的服装订单金额也录得低位数下滑。
【观点·论道】
受电子商务冲击
消费渠道变革成“致命伤”
这可咋整……
一条街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运动品牌店,而且几乎每个运动品牌店都在争相打折促销,用匹克销售员的话说,“我们都是各家比着做活动,他家打折我们也不能落下,所以竞争非常激烈。”
“其实过分的打折对这些品牌价值是个伤害。”上海战戟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咨询顾问舒春昭说,由于近几年各家运动品牌盲目扩张,在全国各城市“跑马圈地”,而市场需求量有限,所以产生的库存量已经非常庞大,为消化库存就要打折促销,这又陷入了伤害品牌的怪圈。
博纳睿成战略营销咨询分析师卓智华则指出,目前各大运动品牌库存压力大,是消费渠道的变革所致。“前几年,服装品牌是毛利率较高的行业,各运动品牌专卖店纷纷成立。不过,盲目扩张后,市场基本饱和,又遭遇网络渠道迅猛发展,创新少、模仿度高的运动品牌实体店就受到了冲击。”
卓智华说,运动品牌走得过快,已经顶到了行业“天花板”,而他们对网络渠道的迅速崛起,反应又相对迟钝。
“现在电子商务造就了很多草根品牌,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一年通过网络还能卖出几个亿的销量,对实体店的分流可想而知。”他说,面对库存压力大、企业利润低的现状,国内运动品牌亟须针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变化调整渠道,增强创新,慢慢走出行业“寒冬期”。(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