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这个冬天国内运动品牌价格让人“心冻”

这个冬天国内运动品牌价格让人“心冻”

2013-01-08 09:54:05 来源:中国鞋网/东亚经贸新闻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cn/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10年前,提起或安踏,会觉得很吸引人。而如今,在满街的打折吆喝声中,李宁、、匹克等国内运动品牌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关店、清库存的消息不断传出,这些品牌也迎来了寒冬。

  【数字·市场】

  原价259元的运动鞋

  卖出37元“白菜价”

  这是肿么啦??

  岁末年终,打折促销已经成为了商场的常态,可运动品牌动辄全场五折,老款2-3折的促销力度,还是让许多人觉得势头过猛。

  6日11时许,长春市民李女士和同事在重庆路逛街,就被安踏专卖店门前的促销广告吸引了。

  “买一送一,新款还8.5折!走,进去看看。”同事拉着她往店里走。

  “裤子60元起,羽绒服268元起……”进入店里的打折促销区,满墙的海报下,各种款式的运动服和展示在柜台上,地面还用鞋盒子围成一个环形的展台,上面摆的全是打折出售的运动鞋。

  据店内的服务员介绍,这是安踏的工厂店,店里卖的都是一些过去的老款式,所以都打折促销。

  李女士在鞋堆儿里挑来挑去,发现了一双白色女士运动鞋,打折后的价格竟然低至37元,令人十分动心。

  “这鞋是原价259元的,现在37元就卖了。”店员介绍,由于是好几年前的老样子,所以打这么低的折扣。李女士算了下,约等于打了1.4折。

  随后,她和同事又逛了重庆路上的其它几家运动品牌店,发现包括李宁、匹克、361°在内的很多国内知名运动品牌,打折力度都很大。

  “运动品牌怎么都打折这么狠呢?”李女士不禁有了疑问。

  【透析·背后】

  断尾求生

  匹克去年关掉千余家门店

  这是咋滴啦!!

  其实,大多数运动品牌扎堆促销的背后,是库存积压的沉重负担。关闭低效门店断尾求生,也成了大多数运动品牌应对之举。

  近日,体育最新披露的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底,匹克公司在中国的授权经营零售网点数为6739家,比2011年年底减少1067家。

  无独有偶,2012年上半年,李宁体育关闭了1200家低效门店。同样,安踏关店总数为110家。

  数据显示,李宁、安踏、361°、特步、匹克等主品牌门店的数量,经过一番整合,纷纷回到了7000家上下的水平。

  “关店很正常,我们在这条街上也撤了几家了。”说这话的,是长春重庆路上匹克专卖店的一个销售员,“算上进驻商场里的店,这条街上有七八家匹克。不过,以前要比这多。”他说。


  而另一家不愿具名的匹克运动专卖店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确已经关掉了部分亏损店铺。

  “有的店铺盈利,有的店铺亏损,亏损的店铺是不能开久的。”他说,假如说今年一年下来,15家店铺里面有10家是盈利的,其余5家处于亏损状态,那么这5家店铺将在来年被一一关掉。

  关闭亏损店铺,收缩市场门店,源于业绩的集体低迷。

  据2012年半年报显示,李宁上半年收入38.80亿元,同比减少9.5%.匹克2012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已由22.56亿元大减28.5%至16.1亿元。而安踏和361°的去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均是负增长,分别为-11.62%至39.3亿元和-9.95%至28.69亿元。

  国内运动品牌中仅有特步的销售收入同比是增长的,但增长的幅度也仅为1.44%.

  同时,受到高库存影响,国内运动品牌今年的订单也出现了大幅的下跌。

  其中安踏2013年第一季度的订单金额同比下降20%-30%,特步减少了15%-20%,同时,匹克的服装订单金额也录得低位数下滑。

  【观点·论道】

  受电子商务冲击

  消费渠道变革成“致命伤”

  这可咋整……

  一条街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运动品牌店,而且几乎每个运动品牌店都在争相打折促销,用匹克销售员的话说,“我们都是各家比着做活动,他家打折我们也不能落下,所以竞争非常激烈。”

  “其实过分的打折对这些品牌价值是个伤害。”上海战戟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咨询顾问舒春昭说,由于近几年各家运动品牌盲目扩张,在全国各城市“跑马圈地”,而市场需求量有限,所以产生的库存量已经非常庞大,为消化库存就要打折促销,这又陷入了伤害品牌的怪圈。

  博纳睿成战略营销咨询分析师卓智华则指出,目前各大运动品牌库存压力大,是消费渠道的变革所致。“前几年,服装品牌是毛利率较高的行业,各运动品牌专卖店纷纷成立。不过,盲目扩张后,市场基本饱和,又遭遇网络渠道迅猛发展,创新少、模仿度高的运动品牌实体店就受到了冲击。”

  卓智华说,运动品牌走得过快,已经顶到了行业“天花板”,而他们对网络渠道的迅速崛起,反应又相对迟钝。

  “现在电子商务造就了很多草根品牌,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一年通过网络还能卖出几个亿的销量,对实体店的分流可想而知。”他说,面对库存压力大、企业利润低的现状,国内运动品牌亟须针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变化调整渠道,增强创新,慢慢走出行业“寒冬期”。(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