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行业借电商渠道“跑马圈地”去库存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库存”是2012年整个中国鞋服行业最刺眼的词汇,虽然中国服装协会专门召开媒体沟通会表示,媒体对“鞋服行业三年不生产都够卖”的报道存在严重夸大,但面对遍地的特卖会景象,库存高企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2012年中报显示,特步国际、体育、361度三家公司存货分别为7.009亿元、5.28亿元、3.66亿元,合计近16亿元。福建省鞋业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估算,泉州规模以上企业鞋子库存积压在40多亿左右。
然而,以上的数据并没有算上渠道中间商的积压情况。业内人士分析,在存货空间分布上,品牌总公司一般占到总量的15%-20%,区域分销商和终端零售加盟店占到70%-80%。“如果按此计算,仅特步国际、匹克体育、361度三家公司的渠道存货可能就不下80亿元。”
本土鞋服电商博弈库存
据悉,“双十一”当天,泉州一、二线的鞋服品牌几乎全线参与,记者了解到,包括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等部分品类的销售量大大超过预期。
记者了解到本次“双十一”大战,本土服装,无论是劲霸、诺奇、七匹狼、与狼共舞、卡宾、九牧王、柒牌、利郎等传统线下大牌,还是斯波帝卡、零号男等淘宝原创新秀品牌,均悉数登场。
本土男装服饰品牌诺奇服饰,单日成交金额历史性突破1000万元,同时成交笔数超65000笔,店铺入围天猫服饰行业40强。
此外,为了平衡线下和线上两种渠道的冲突,不少本土商家均采取了产品区分的方法,避免不同渠道的货品重复。
“线上线下均有不同的主打款式,我们称之为‘引流款’来带动面的销售,而线上和线下‘引流款’是有明显区别的。”采访中,多家鞋服企业的电商负责人透露,线上渠道主要销售品牌入门级和经典款的产品,其中也不乏往年销售的旧款,而线下则偏向于高端、个性的新品。
借电商“跑马圈地”
能否尽快清理库存、回流资金,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为此,不少传统企业开始瞄准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以实现“去库存化”。眼下,在实体店扩张减速的同时,鞋服品牌涉足电子商务的步伐开始加快。
2012年4月,特步集团董事长丁水波在2012年中国鞋服行业电子商务峰会上表示,电商在特步去年的销售额所占比例不到2%,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能够占到10%。针对鞋服行业出现的终端库存问题,丁水波称,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公司就明确提出电商的准确定位和作战步骤:先卖一部分库存,同时启动电商专供。361度的年报也显示,将重点拓展电子商务,已通过独立第三方代理,在淘宝网销售鞋服产品。
“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而言,没有自己的渠道销售,也没有品牌影响力,就只能将库存以成本价的5折放到一些‘档口’寄售。”拍鞋网副总经理董欣达称,中小企业借力电商渠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能直接减少库存,关键是培育长期的销售渠道。
据了解,泉州已有近七成鞋服企业涉足电子商务。环球鞋网总经理林文佳表示,去年,安踏的电商销售额为1.6亿元,特步1.2亿元,鸿星尔克1亿元,乔丹为5000万元。(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