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年终特卖不“贱卖” 演绎特别style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往年要到年底才开的品牌特卖会,今年11月中旬就已提前打响;从往年只有利郎、特步等几家品牌做年终特卖会,到现在几乎各品牌都在打“特卖大战”;从往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各个牌子分散着进行特卖,到现在晋江各品牌“抱团”,扎堆在长兴街吸引客流;从往年只是以“白菜价”吸引顾客,到今年各品牌“花样百出”进行特卖营销……有业内人士评价,年终的特卖会,成为各品牌消化库存常态化经营模式之一。
精心筹备的特卖会
如今在晋江,特卖会这种形式也越来越完善:从单纯粗放的价格比拼演变到了细腻、独具特色的营销层面竞争:利郎在建造独具特色的“简约号方舟”这只“特卖大船”,“特步”品牌服饰公益特卖活动也正式举办。各个品牌都在构建着属于自己的特卖方式。
实际上,无论做得多么“漂亮”的特卖会,无不在反映着晋江品牌们的心酸:居高不下的库存压力迫使晋江的鞋服企业放下身段,使尽浑身解数“去库存”.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踏、361°、特步、等42家上市服装企业存货总量高达483亿元。为顺利过“冬”,运动品牌们几乎无一不在打折清理库存,且折扣力度明显高于往年。因此,年底各品牌特卖会逐步成为常态化。
在一些品牌看来,这种常态化营销模式成为彰显品牌实力的一种方式,正如一位营销人员所说:“我们可是花了一个月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了精心的策划,目的就是要给消费者一个印象:这种活动不是一般小品牌所能组织的。这也是大品牌的实力宣导。”
不过这未尝不是为了保住品牌面子的一种委婉说法。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特卖会对于品牌价值是一种损害。低价甩卖的同时,如何减少对品牌价值的损害?这成为摆在各品牌营销经理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卖会变更为内购会;特卖会冠以“公益”之名;品牌特卖会另外租店铺,甚至远离专卖店。这些都成为晋江品牌们正在尝试的方法。
特卖会不能是“贱卖会”
当年运动品牌市场行情好,泉州鞋服企业杀入了这个“市场”,但无差异化的品牌导致了产品趋于同质化,从而进一步导致了运动品牌库存积压。而现在,“效果好”的特卖会也出现了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越来越多的品牌特卖会趋于同质化:产品差不多,价格都在“吐血”和“跳楼”,太多形式差不多的特卖会也让消费者目不暇接。
实际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价格”相对来说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敏感。正如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位消费者说的那样:“价格再便宜,衣服鞋子不好看没特色,我也不会去买的。”在这个消费者越来越“精明”的时代,做好特卖会必须要以优秀的产品为基础。
形式感差不多的特卖会如何才能博得消费者的“眼球”?在本次系列报道中,“糖炒栗子”形式只是极端手段之一,特卖会如何吸引消费者“眼球”问题仍需要业内人士进一步去探讨研究。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希望泉州的品牌在处理特卖会时会更理智,“特卖”两个字将被解释为“特别地卖出”,而不仅仅是“低价卖出”。(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