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网购冲击下国产体育品牌面临深度调整

网购冲击下国产体育品牌面临深度调整

2012-11-23 09:34:19 来源:中国鞋网/大江晚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cn/

  网购冲击下国产体育品牌面临深度调整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近日,匹克、等企业先后爆出业绩预降消息,旗下诸多门店纷纷关闭。

  专业人士称,随着人工、租金成本上升以及产品同质化,国产体育品牌“跑马圈地”、数量取胜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而近日记者的调查结果也无一不显示,曾经风光一时的国产体育品牌正在江城逐渐“失宠”。

  商场里落魄的价格战

  “这件衣服98块?”师大学生小冯拿起某体育品牌的外套,看着上乘的面料和做工,以为标错了价格。“只有原价的零头了,两折。”售货员则显得有些无奈。记者看到,商场的体育品牌区域里挂满了促销广告,货架上货品挤得满满的,人气却依然不旺。

  相信很多消费者已经发现,今年以来,市区大多体育品牌专卖店的打折力度几乎是史无前例的,而且打折几乎成为常态。而就在距离匹克、李宁等专柜不远处的户外运动品牌区域,则大部分产品只能打九折,过季款式也只有最低7折左右的折扣。而标价普遍超过千元的冲锋衣和登山鞋据了解是“卖得非常好”。

  与此同时,对品牌店而言,百货商场是典型的“势利眼”。昨天,新百大厦一家体育品牌负责人抱怨说,“以前好卖的时候,商场哄着他们进场,位置可以挑,面积大小也可以谈。如今市场低迷,商场开始不管不问甚至排挤我们。”

  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国产体育品牌在消费者面前的“失宠”,芜湖各大商场在调整品牌时,开始不约而同地拿它们“开刀”。比如华亿国际购物中心调整了部分体育品牌,更换为户外品牌;新百大厦及部分商场内则逐步缩小体育品牌的经营面积……

  可以说,逐步缩小或撤除运动品牌,正成为芜湖商场品牌调整的一个新趋势。

  问题或出在批发模式上

  短短几年时间,国产体育品牌经历了一个“爆炸式”的扩张过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体育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契机。在此过程中,许多体育品牌在二、三线城市大量开设门店。2009年,李宁品牌的收入甚至超过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跃居中国市场第二名。

  袁琪是中山路步行街一家体育品牌的销售人员,从业多年,“以前打烊后,都是别人很羡慕地问我们,卖了多少;现在是我们问别人。”袁琪有点失落,近年来,运动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了不少,销售额也跟着下滑,与之挂钩的收入自然也不如以前。

  记者从今年李宁、匹克、安踏、特步、361度、动向六大体育服装品牌发布的半年报上查阅到,今年上半年,六大品牌的总库存达37.21亿元,与去年底36.99亿元的总库存相比,只增不减。六大品牌中,虽然361度、动向的库存有所下降,但匹克的库存量仍不断上涨,与去年底相比,上半年库存已经涨至5.29亿元,涨幅25.65%。

  对此,有经销商认为,国内服装行业普遍采用产品批发模式,该模式会导致发展过快、渠道库存过高、成本上涨。华亿国际购物中心运动活力馆的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国内服装企业在销售渠道中依然普遍运用“品牌商—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的批发分销模式,这种模式对市场供需反应迟缓且不准确,常会造成代理商订购较多商品以备断货,品牌商也储备较多的商品以备补货,形成需求被放大的“假象”。该负责人说,过去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这个问题并不明显,但当行业寒冬来临,库存压力就会一下子变得十分尖锐,而且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瓶颈期”已然来临

  批发模式的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不过在企业管理者看来,当前国产体育品牌遭遇到行业性的困局,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市场,即受同质化竞争、消费群转型和网购冲击的影响。

  体育品牌企业不仅面临同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压力,同时受到休闲服饰的市场挤压。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人士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心态改变,户外休闲、商务休闲,包括快时尚的兴起,直接抵消的就是体育品牌,它们之间,相对重叠的客群较多,而前者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更强。

  此外,门店销售压力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网购群体的急速增长,实体店逐渐沦为“试衣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数品牌还是选择了无节制的扩张。”上述匿名人士指出,对于运动品牌来说,一般单店数量增加至6000至7000家时就将遭遇“瓶颈”,对于过度追求门店规模的厂商而言,后续扩张必然乏力。对于本土的体育品牌来说,“瓶颈期”已经来临。

  行业面临深度调整

  遭遇行业发展天花板,体育品牌该如何突围?我市资深市场营销学学者杨凯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收缩的方式,是应对目前状况的有效手段,能帮助这些企业保存实力,去寻求下一片蓝海。”他说,行业突围的关键在于找准品牌定位,“品牌吸引力是目前中外服装品牌最明显的差距”,要提升品牌的差异性、专业属性和功能性,深耕渠道,做足消费者体验和沟通,同时,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体育品牌也应注重对电子商务的有效利用,多渠道整合经营。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一些国产体育品牌已经开始向西部等二三线市场 “渗透”。但杨凯指出,渠道下沉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他看来,只要门店数量一直增长,品牌商终究要面对店租、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带来的问题,对于已经遭遇多方“夹击”的本土品牌来说,提升单店的盈利能力才是根本的解决措施。

  杨凯认为,不管是宣传营销还是管理,国产品牌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随着上情下达,芜湖体育品牌可能很快迎来一次深度调整。(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