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电商市场:三类人才最缺乏
【中国鞋网-鞋业趋势】电商人才大战暗潮涌动。泉州某知名网站总经理近日正在忙着四处招聘一名有经验的网络编辑,“只要有能力,待遇可面谈”;与此同时,准备推出自有品牌的爱尚网络总经理赵耀,也在积极寻找“既有传统企业经验,又有电商运营能力”的人来为自己的新品牌“操刀”。
在积极招人的同时,电商企业也在提防自己人被“挖走”。在一场沙龙上,赵耀与道诚商贸总经理杜章辉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怎么样,最近人员还稳定吧?”
三类电商人才最缺乏
“半年经验敢称资深,一年工作经验就自称专家,两年工作经验就要价百万年薪。”说法虽然夸张但也从一定程度说明了电商人才的“火爆”程度。
调查显示,目前我市有近七成的传统鞋服企业已经触网,有的采取组建自己的网络销售部,有的采取与电子商务机构合作的方式,自建网络销售部的企业目前拥有的电商人才平均在2—5名左右。
据了解,目前泉州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万名,缺口达1万名。其中,最紧缺的是三方面人才,一是侧重技术和商务的人才;而是侧重支付、物流和信息流的人才;三是从事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战略分析、证券电子商务等的人才。
目前,我市电商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高校毕业生;二是由大型购物网站提供;三是挖人才。
尝试“订单式”培养
“虽然本地高校都会提供一批电商专业的毕业生,但是高校培养的人才通常注重理论缺乏实践,加上电子商务每年都会诞生新的模式,而高校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难跟上这种形势。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人才不好用,好用的又留不住。”拍鞋网副总裁董欣达称。
由于网络销售的实战性要求很高,电商人才往往要具备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实战经验,因此挖人才几乎成了企业组建网络销售团队的首选。
然而,“挖角”的模式始终难以持续,一方面,不断挖人会造成行业跳槽成风,在推高薪水的同时,电商人才的心态也会变得急功近利;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商人才缺口太大,专家预测未来10年将达到200万,在巨大的缺口面前,光靠挖人,显然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为此,不少泉州电商开始尝试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拍鞋网和华侨大学、仰恩大学等合作,从大三就开始介入电商专业的课程,通过企业人员去学校讲学,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的方式,建立一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一方面会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在学校就开始接触企业文化,容易对企业产生认同感,有利于人才的稳定。”董欣达称。
加强行业人才信息共享
对于电商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培养自己的人才固然是最佳选择,但是,大多处于高速发展的电商企业面对这个“培养期”,却往往“等不起”。这个时候,就需要将“造血”与“输血”相结合。
“我并不反对电商人才在各个企业之间的流动,也不会设置门槛阻止这种流动。”作为泉州较早建立电商平台的企业之一,淘鞋网董事长王冬竹认为,“人才的流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搅活整个行业,促进行业合作和进步,不过,这种流动应该是有序的,要避免那种在一个岗位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便去追寻更高职位和薪资的做法。”
王冬竹称,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由行业共同建立人才信息库。“这个信息库是可以共享的,哪个企业有某类人才的需求,可以发布到平台上,如果另一家企业正好有这样的人才想要换岗位,就可以进行推荐。”
同时,王冬竹建议,企业可以针对内部员工制定一本“人才手册”,这本手册记录了这名员工在企业的表现和做出的成绩,员工跳槽时,招聘企业就可以凭手册了解员工各方面的能力,规避企业人才引进的风险。(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