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网为您解答电商抄底热新风险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有人说,2012年是电商行业不折不扣的寒冬。可以说,所有电商之死,最大的原因是没钱了,再往上溯,则是因为看不到希望了。那么,为什么看不到希望呢?从理论上来说,各家电商眼前的“冬景”都基本一样,而能否愿意且有能力坚持下去,则很大程度上与电商网站的基因有关。
其实,与其说是电商行业的寒冬,不如说是以VC为代表的金融资本正在经历寒冬。除了大量已倒闭的电商之外,目前尚在运营的知名电商网站中,上市也遥遥无期。在这些电商体内云集了大量的VC资本,其属性是财务投资,讲的是快进快出。因此,当中国概念股赴美IPO这条路几近“塌方”时,VC们自然不敢再继续“铺货”,私下里都琢磨着如何“转手”抑或“撤摊”。
不过,在金融资本战略收缩之际,一个新势力却开始进场抄底并大举发力,这个生力军就是产业资本。去年7月,鞋业巨头国际创办的鞋类B2C网站正式上线,随即开始在各大媒体进行地毯式推广。今年2月,零售巨头沃尔玛接手平安所持有的B2C网站1号店的股份,实现了对1号店的控股……,产业资本对电商市场的高举高打,一时间令业界侧目。
至此,在金融资本投资的电商网站举步维艰,大幅压缩市场投放之际,这些具备产业资本基因的“后来者”却接过了“烧钱”的接力棒。
一双鞋的平均售价在300元左右,但是仅营销成本就要160元,这无异于赔本赚吆喝,在产业资本眼里是难以接受。由此,百丽方面等电商跳槽过来的运营团队发生了“冲突”。“传统企业的人跟电商的人,在互联网经验上或者说操盘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碰撞,应该说是操作理念的不同。在选择成长方式或者路径的时候,这个分歧点是非常大的。”
其实,双方的冲突主要在于广告投放上面,尽管产业资本想抄底,但是绝不等于打算重蹈覆辙。“市场推广是双方一个最大的冲突。其实传统企业,尤其是像百丽以渠道方式起家的很少投广告”,徐雷解释说,“百丽为什么可以不打广告还能做这么大,因为百丽有1万多家门店,门店就意味着是广告。”
在金融资本畏葸不前之际,产业资本的后劲开始显现。不过,对于电商这个领域,虽然产业资本占据了后发的“不差钱”优势,但却有“差经验”的劣势。这些都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