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牌观察 > 李宁举步维艰“中国制造”走到末路?

李宁举步维艰“中国制造”走到末路?

2012-02-08 17:08:05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刘柯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cn/

  【-品牌观察】“一切皆有可能”和 “JUSTDOIT”,一个是的广告语,一个是的广告语,是不是很像?没错,李宁运动品牌走到今天,完全就是靠这种模仿起家的。但是与耐克卖创意不一样的是,以李宁为首的中国运动品牌更多注重的是产品销售,是一味地互相抄袭与模仿,于是走到死胡同。

  李宁只是一个缩影,在上世纪90年代,各种各样的国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一些成名的运动员,更是以自己的名字直接命名品牌,而一大批新锐力量,其前身就是沿海为国际体育品牌代工的企业,直接利用成熟的国外产品依葫芦画瓢。2003年,仅福建晋江一地运动品牌在中央电视台五套 “体育频道”打广告的就有四十余个。龙年伊始,冒进的国内运动品牌陷入危机,龙头老大李宁由于2011年净利润剧降50%,而不得不再次宣布大裁员,调整组织结构,降低人员成本。

  国内运动品牌的危机,影射出中国模仿式产品的危机。我们可以看一组简单的数据,2010年的科研投入为1亿元人民币,李宁是2.5亿元人民币,已经是国内同行的顶级水平。但是,像耐克、这样的国际巨头产品生产是交给其它公司的,这些国际巨头最大的费用支出是科研和品牌推广。以耐克为例,其每年投入新产品科研的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10%左右,按2010年其销售收入190亿美元匡算,这笔费用是15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近百亿,是李宁的40倍!

  李宁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中,面临生死抉择。与世界500强企业科研投入为销售收入5-10%的比例相比,中国的创新型企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比只有1.86%,国内其它大中型企业这个比例甚至不足1%。而在依靠廉价劳动力竞争的日子一去不复之后,科技创新将成为举足轻重的竞争力量。无奈的是,很多中国企业目光短浅,缺乏创新的企业要想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谈何容易。

  因此, “李宁现象”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