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鞋业劳工优势渐失警示录分析
【-行业新闻】过去一年,中国制造业迎来了良好的开头。像很多人所预料的那样,在2011年初获得了“2010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及中国制造业“跻身世界第一”的美誉;但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不仅外部受到美欧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和人民币升值“大趋势”的影响,内部也受到了劳动力价格上升及长期痼疾的困扰。对此,中国企业正在寻找应对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应对之策。
警示一
价格优势渐失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2011年有个新闻值得注意:美国制造业回流。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意味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或受到不小的冲击。
以传统纺织业为例,服装类出口形势依旧严峻。据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1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仅为7.2%,为年内单月首次跌破两位数,渐近谷底,并且低于2011年11月13.8%的外贸整体出口增速。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就经济形势而言,2012年初,消费市场依旧不会很乐观,纺织品出口市场估计短期内仍难大幅回暖。
“相比2010年,纺织行业棉花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不稳定的因素在2011年表现得并不突出,但2011年的行情还不如2010年。2011年,很多规模小一点的同行已经提前‘放假’了,想等市场好一点再说。”浙江凌达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荆德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提前放假”的原因,荆德奎解释,对于外贸出口企业来说,在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原本拥有的产品价格优势渐失,订单大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为了保住订单就不能涨价;另一方面,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工资成本等让本来利润就薄的企业不涨价就要亏本”。
在江苏的小企业主张先生看来,人民币升值始终无法回避,“尤其是这两年,几乎剥夺了企业的所有利润”。张先生生产的主要是皮鞋,每年都有固定的欧美客户。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的公司就是以量多而不是以质高在市场中取胜,属于典型的“大而散”的企业。
“前几年,我们还能维持每双1分钱,甚至1分多的利润,但2011年,明显感受到了寒意。”他无奈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很多时候,我们的利润只能用厘来计算,有的时候不得不拖延工资。”
此前,绍兴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金伟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绍兴的绝大多数轻纺企业70%的产品是用于出口的,如果人民币汇率上升1%,绍兴县出口将亏损3000万元至4000万元。
数据显示,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年的升值幅度达5.10%以上。记者粗略统计,如从2005年第一次汇改之后算起,人民币对美元累积升值已经超过30%。除了美元之外,从2011年4月开始,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的升值趋势也开始愈发明显。中行总行分析指出,由于预期人民币兑美元仍将小幅升值,人民币兑欧元、澳元等非美元货币将再次出现全面升值的情况。有研究报告认为,欧、美、日是中国近些年来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人民币对这三大货币同时升值,对国内的制造业打击很大。
警示二
综合成本上升
除人民币升值外,对于企业来说,成本上升是导致产品价格上升的另一因素。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是支撑中国制造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但如今这一因素正在倒逼中国制造——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的劳动力成本正愈发凸显优势,而部分美国制造业企业也已经回流;与此同时,原材料涨价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另一个压力。
2011年早些时候,记者曾调查得知,用工短缺的现象正越来越明显。比如,近两年来,元旦、春节放假后,返乡农民工不返工的现象相当普遍。同时,工人要求涨工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企业为了稳定生产,一般都尽量满足工人的要求,但企业人工成本大幅上涨,加之原料、能源等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的负担也越来越重,特别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资料显示,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皮鞋、服装、眼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微薄,对成本波动高度敏感,大量沿海企业处于“假倒闭、真停摆”的状态。据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中小企业大概有10%在升级,20%在转型,60%至70%则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
荆德奎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近几年,随着物价的上涨,员工的工资水平也在上升。“如果不加工资就找不到工人。2011年的情况算是比较稳定的,但我们这一年工资的上涨水平也在15%左右”。
对于这种状态,业内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已经出现,“人口红利”也将消失。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一般认为,“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后者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
有专家指出,“用工荒”正成为内地普遍现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丧失优势。
“劳动力对于中国制造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一旦这个角色出现问题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不过,人口红利是一把双刃剑,当一个国家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时,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创新的动力。而当红利不再时,就会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表示,但从发展规律来讲,“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都是不可无限延续的,这种“倒逼”也是一种历史必然。如何跨过这道坎,将是中国经济以及中国制造业长期面临的课题。
警示三
贸易战成常态
2011年,全球金融市场最热的事件莫过于迟迟不能解决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实际上,这不止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动荡,还对实体产业产生了侵害。就拿中国制造业来说,遭受到了欧美企业“需求萎缩”和一些国家借债务危机发起的“贸易战”的双重打击。
最近深陷市场低迷和美国双反阴霾的中国光伏产业就是其中的代表。中国光伏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型企业,几乎90%的产品出口海外。2010年是光伏行业发展的黄金期,市场增速高达153%,但进入2011年,尤其是下半年,光伏行业急速转向。受欧债危机的影响,2011年以来,欧洲各国纷纷削减光伏补贴,原本占据世界光伏装机70%以上的欧洲市场需求大幅下降。需求大幅萎缩导致了光伏产品价格的急速下滑。2011年初至今,多晶硅、硅片、组件、电池片分别下跌了约45%、52%、53%、42%。
这样的市场急剧动荡让中国光伏企业始料未及。很多中小光伏企业被迫停产,一些大型的企业也是普遍亏损。2011年三季报业绩下滑的上市光伏企业数量超过七成。
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瞿晓铧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多次感叹,这样的调整幅度超出了业内的预料。“欧美债务危机、日本大地震、美债的府院之争等都让人始料未及。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公司可以独善其身”。
这种市场的低迷效应不仅在中国市场上发生,美国本土的多个企业也接连倒闭,其中包括奥巴马力挺的新能源企业。而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举起了贸易保护大棒。目前美国商务部正在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日前,印度商务部也发出了可能在近期内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的警示。
“身处危机中的欧美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断扶持本土制造业的重新崛起。因此,为保护本土企业的发展,打贸易战可能是一种常态。这不仅是对于光伏企业,整个中国制造业都要警惕。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拓,另一方面则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和话语权。”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强如是说。
在分析人士看来,类似光伏产业的这种现象是自身盲目发展、产能过剩引起的。在海外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产能过剩让供过于求的状况越发明显。“之前由于‘外需’的稳定,使得中国对产能扩张的欲望非常强烈。但扩张性竞争的结果是中国大量企业长期在低利润情况下生存,目前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
警示四
患“空心化”之病
2002年,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称的经济学家樊纲就警示,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人在决策资本投向方面正沿着“离制造业”的方向越走越远,最终有可能陷入产业空心化的泥沼。
所谓“离制造业”,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表明,工业内部结构也将经历先以重、化工业为主,然后向高度加工工业转移,并发展到技术密集化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新旧产业衔接得不好,经济很容易在“离制造业”的阶段感染,最终患上“产业空心化”之病。用一句俗语形容就是“青黄不接”,即原有的产业衰退了,为了生存向后进国家转移;可新的产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补不上转移出去的缺口。旧的已去,新的没来,于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收入和就业的比重就不断下降,形成“外实中虚”、日趋萎缩的局面。
樊纲说,产业空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离制造业”就是产业空心化这个最坏的结果到来之前的先兆。
当时,“中国制造”正如日中天,樊纲的一席话让人很难理解。但如今这句预言似乎正在应验。最近的一个例证便是温州大量企业出现“债务危机”。分析人士认为,温州出现“空心化”苗头的原因主要是相比于做实业和产品的艰辛,企业对房地产和放高利贷暴利充满渴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羊群效应”。
据了解,在温州“债务危机”的背后是企业关停转行和外迁,部分传统行业已出现明显萎缩,比如一度占据全国产量90%的温州金属打火机行业已萎缩80%。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中小企业主中的很多人并不是通过借贷做主业经营,更多的是投入房地产、煤矿等,甚至有些企业家直接卖房押地支撑其信贷业务。
宋颂兴认为,欧美债危机警示我们,不论政府还是企业界,都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和预警机制,当务之急是梳理和清除影响“中国制造”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改革和调控“挤压”投机性资金在房地产领域的获利空间,防止生产性资本“抽离”实体经济。
而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认为,就算是一些做实业的制造企业也有“空心化”现象,这个空心主要是指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的不足。(-最专业最权威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