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国:从"搬运工"到"制鞋机器人"之父
【-创业之路】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意利科技集团董事长杨崇国从事工作20多年,创新研发出"制鞋机器人",成为亚洲地区先进制鞋生产设备的领跑者。
刚过不惑之年的杨崇国,1990年从老家河南南阳只身来到厚街,进了三屯一间鞋厂,当过搬运工、电焊工、车线工。后由于工作勤勉被任命为车间主任,这让杨崇国有机会对整个制鞋系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随后,杨崇国为了让自己熟悉维修鞋机,主动辞去了车间主任一职,申请当一名维修工,整天与鞋机打磨,与机油、汗水相伴,和车间主任的"斯文"大相径庭。经过2年实践,杨崇国对意大利、德国的鞋机维修均有了深入了解,辞职到一家鞋机服务公司工作。
杨崇国说,用他的技术来做售后服务,用了两年时间,把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制鞋技术又重新进行了一个提高。
经过8年的鞋机维修,1998年杨崇国以6000元起本,开始帮助各个鞋厂维修鞋机。由于技术精湛,为人厚道,杨崇国的维修服务延伸到了珠海、龙岗等地,每天开着摩托车跑三、四百公里是家常便饭。
杨崇国又说,中途的很多时候因为摩托车发热,没办法走了,刹车不灵,用一些水来降温,到了终点站的时候,双肩和双臂都是硬的,经过这样的磨练以后,支撑他走到现在。
2001年,杨崇国从维修转向生产制造鞋机,从意大利购进三台鞋机加以改进,一炮走红,在市场上相当抢手,开办的生产鞋机的工厂也日渐壮大。然而,意大利一家公司投诉其侵权,最后只好达成共识,和意大利的鞋机公司合作,共同开拓国内鞋机市场。
杨崇国接着说,面对这个困难,他也很纠结很郁闷,因为自己从零开始,再重新独立创新产品的话很不现实,最后和意大利公司达成一个战略性的协议,意大利公司授权技术,由意利来制造,然后大家共同分享这个市场。
2008年,杨崇国为扩大生意规模,同时开发上马了"制鞋机器人"、成品鞋贸易等三个项目,其中成品鞋贸易项目的亏损让他深有感悟。
杨崇国再说,亏损将近1000万人民币,事实上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的一个错误的决策,让他很清醒地看到,企业还是要走专业、专注、专精(的路子)。
随后,杨崇国与多家高校合作,专注研究开发数字化、自动化制鞋系统,成功生产出"制鞋机器人",是当今全球三家制造制鞋机器人的公司之一,成为亚洲地区的领跑者。
杨崇国最后说,他们的规划是从2012年开始,申请做一个上市的规划,他们的目标是在2015年力争能够上市。(-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 上一篇:“90后”毕业生择业把“兴趣”放首位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当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