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运动品牌鞋企升级转型瞄准校企合作

运动品牌鞋企升级转型瞄准校企合作

2011-11-22 17:26:33 来源:鞋世界导刊 作者:江益君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cn/

  【-鞋世界导刊】在2010年举行的福建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调研座谈会上,各体育用品负责人纷纷就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看法。会上,携手高校,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寻求自身快速发展,实现市场突围,成为热点话题。

  近年来,面对国际知名鞋企抢夺国内市场份额,国内众多品牌相继崛起,整个市场群雄纷争的局面,以、特步、匹克、361°为代表的福建运动鞋企纷纷步入转型阶段,不断转变经营发展方式,提升和企业竞争力。而人才和创新已被视为转型升级的关键,在这样的形势下,校企合作应运而生。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运动鞋企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研发支出不断攀升,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校企合作的趋势,对于鞋企的研发、人才结构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企业——借力使力校企联合

  孵人才

  鞋企间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谁有人才谁便是市场的强者。优秀人才不是招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人才,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很多可谓深谙此道,他们很早便着手规划,通过这种模式培养一批年轻骨干,帮助其日渐熟悉和掌握公司各个岗位的核心技术,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职位。有的企业甚至从学生入校就开始有意识对其进行培养,让他们尽快熟悉其将来可能会为之奋斗的企业,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契合度,并无形中向其渗透企业的文化。对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完美的自我营销。

  对来说,实践基地是一个检验新员工的好地方。顶星集团董事长王少平说过,一个品牌是否具有竞争力和潜力,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优秀的人才以及这些人才能否融入企业。用人是企业获取效益、谋求发展的关键,校企联合有利于企业发现和引进人才。DUNLOP户外运营商顶星集团成立福州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顶星集团)实践基地和泉州市创业青年互助发展学习基地,公司每年将10名左右的实践基地学生转化为新员工。此举不仅可以省去新员工培训的过渡时间,直接上岗,更有利于企业考察新进员工的能力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储备真正的可用之才。

  针对终端零售人才的打造,与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合作开设了“特步营销班”,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据该公司副总裁刘庆先介绍,推行“订单式培养”,可以使学院体育营销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与特步公司的相关岗位需求相吻合,通过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专门训练与定向培养,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真正做到学院与特步公司之间对体育营销人才实施订单式培养,打造对口专业人才供应链。

  促研发

  如今,新的市场形势对于鞋企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来“苛刻”,尤其是涉及产品核心的研发环节的能力,更是精益求精。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在高校,能充分利用高校的设备、人才等资源优势为其服务,企业省心,学校省钱,实现双方的双赢。高校所拥有的高科技实验仪器平台,让企业节省了不少研发成本。而且在高校“安家”,便于在研发上跟老师合作探讨,同时高校里的论坛、新闻区也都为企业研发提供了不少有效的信息支持。

  近年来,福建制鞋企业纷纷借助国内高校技术力量,创建省级、国家级企业或行业研发中心,加大产品核心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研究开发出不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个性化产品。特步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共同开发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纳米银抗菌运动鞋”。

  在产品的技术升级方面,部分企业也在加大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力度。随着各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政策的落实,正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目前已拥有北京、广州、泉州以及美国洛杉矶四个产品研发中心,以最新国际流行款式和技术专利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2011年,与北京服装学院成立高性能运动服装设计研发中心,为该校学子提供优秀的实践基地,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将科研成果付诸于企业运营,更好的推动产业升级。“该设计研发中心成立后,将进一步满足专业型高性能运动服装研发、设计的需求,推动中国运动服装学科和相关教育事业发展,为培育创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拓新的途径。不仅实现了361°南北双翼运动科技研发战略构想,更是产学研联动的有效尝试,以及体育服装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最好印证,必将为推动中国体育产业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361°总裁丁伍号对此表示。

  推动产业

  福建运动鞋企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已经走出了一片天地,企业自身获取了新能量,也为整个注入了新活力。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丁世忠表示,校企合作可以推动产业和就业良性循环,但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发展脱节问题仍亟待解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外来人才的引入和保留一直困扰和限制着福建产业的发展。

  就鞋服设计与生产行业来说,现在已开始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而目前掌握这些设计与操作技术的人才奇缺。据了解,福建几所高等学府都没有设置服装设计相关专业,更极少有院校设有服装或鞋类设计专业。而校企联合后,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所在地区需要的专业人才,推动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促进大学生就业,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校企联合对鞋服产业的推动作用初现端倪后,自然将受到更多鞋企的青睐,他们寻求与高校联合的目的也变得更加清晰化、多元化。继与四川大学、河北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中央美院达成战略合作后,国辉公司再次重磅出击,与西安工程大学签订了产学研项目的合作,双方将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进行合作研究与开发。不仅在人才培养、研发上成立相应项目,为国辉企业在产品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后盾,还将共同申报科研成果、科技奖,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推动运动鞋服产业发展,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达到人才—科技—品牌战略的完美结合,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


  学校——校企联合更具实践操守

  对于校方来说,教学宗旨是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但同时大学生就业难也是横在学校和学生们面前的一座大山,如何打破尴尬的现实格局,使学生更好地面对就业、面向市场,成为许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校企合作,将是一个堪称三赢的完美渠道,它的实行将有助于解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以江西某高校为例,该校同时与国内60多家鞋服品牌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合进行行业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共建教学与研究工作室。在学院实验基地和艺术设计实验基地共设立了设计、营销等多个实践教学中心。学院还与CBA、匹克、特步等知名运动品牌企业共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数十个。据其就业办透露,目前,该校一个学生平均有三个企业在等,基本上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预定”了。

  此外,校企联合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用工计划,设置招生专业和短训班,按职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和职业资格准入相关条件,制定实施教学计划,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而企业则为学校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并委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指导。有些高校与多个企业联姻,共同打造市场急需的新兴专业,如近年比较热门的物流、设计等。由于以市场为导向,专业性与实用性比较强,收到了较好的整体效果;有的还将进一步考虑结合企业办班,企业协助进行职业规划引导等形式,为学生打开更多的上升渠道,指导学生就业。

  当然,高校也在逐渐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性。2010年12月10日,匹克董事长许景南做客厦门大学“企业家进校园”,与众多学子分享企业的创业历程和故事,拉近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此外,匹克自2009开始,每年斥巨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多元性地加强校企联合。据悉,每年都有不少学子加入匹克集团。

  2011年1月,特步也举办了“特步杯”校园设计大赛,在弘扬“快乐运动、时尚生活”的品牌文化,引领时尚运动装备的发展潮流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

  多管齐下促共赢

  校企联合给很多的带来了光鲜亮丽的一面,然而仍有一些企业在走这条路时障碍重重,收效甚微。

  从学校方面来看,还存在部分教职员工认识不足、观念陈旧,使校企联合在形式、内容上都没有突破性进展。以学校或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观没有真正地树立起来,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建立,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能跳出学科意义上的传统体系;教学管理队伍、师资队伍不能适应校企联合的要求,直接影响校企联合的顺利实施;也没有形成一套实施校企联合的制度与具体措施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从企业方面来看,有的企业对校企联合尚停留在表层认识。大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在校企合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和财力。部分企业对投资见效期相对较长的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宁肯将资金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也不愿投资于与学校联合开展的人才培养中;有的企业甚至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生产与经营,多创造经济效益,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企业不必为此分散精力。没有看到企业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提高的长远利益,只有在高校人才与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到切实保证。

  某负责人表示,由于企业人才短缺,导致发展瓶颈的出现。启动与高校机构的合作,初衷是借学校这个人才的摇篮,给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然而,在这种合作开展了一段时日后发现,双方的合作仅限于一些小型活动,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给双方带来满意的收获。而且双方的配合存在很多问题,这也影响着合作的持续性。问题就在于虽然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但由于针对性不强,还是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双方的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而出现这种状况,也并非个例。这时就需要一些外力来协助。国家虽然鼓励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鼓励社会各方面更多地参与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但实际上,校企联合基本上都是学校的“个体行为”,普遍缺乏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不健全,宏观调控与规范推动的力度远远不够。因此,校企联合的进展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引进和支持,加强校企联合关注力度,帮助他们本着双赢的目的沟通交流,共同成长。

  企业要实现科学健康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而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要阵地。校企双方能够以此为新起点,在加快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新型实用人才模式、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输送渠道等方面展开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推动企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促进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延展还有多种方案可以实行。安踏总裁丁世忠建议采取几种方案加强校企合作:一是进行奖学金合作。由企业定点设置奖学金,有针对性地表彰和鼓励在专业表现和实际操作上有突出能力的学生,使高校有更好的氛围来坚持教学培训的宗旨。二是组织专业技能比赛,推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三是进行学校、企业学术交流。四是企业与学校开展全程性的教学实践合作。许多企业往往会因为人才实践培养的成本和管理风险而谢绝与学校合作,但为了长期人才体系的建立和产业发展,这是必要的,要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全程深度培训实践合作。

  未来:校企联合需细水长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所进行的所有动作旨在促进基业长青。所以,关系到企业长远利益的每一步,绝不能轻易开始和结束,校企联合也是一样,鞋企不能只将其视为造势之举。

  361°与江西九江学院签约成为校企战略合作伙伴,由九江学院作为培训资源和平台,对公司管理干部、全国30家代理商、近7000家专卖店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知识培训,全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据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了构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这种培训形式把学员长远的发展要求和当下现实需求完美结合,而且突破了以往主要面向总公司管理人员的惯例,将其扩展到代理商、加盟商、供应商等群体,做到了让广大的361°人都享受到成长。该负责人还透露,类似的合作未来还会陆续展开,各项举措将趋于完善,细水长流,源远流长。

  业内人士认为,校企联合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既要有充分的规划,也要有长期有效地执行。企业通过与高校联合除了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同时还可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再教育,从而大大降低培训成本。

  从长远发展来看,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自身企业转化为学习型企业,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身为实习生的劳动者,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会对企业的人员和组织产生感情,以他们的真诚和激情感染企业人员,净化企业风气,调节和改善企业内部关系。在校企结合过程中,企业也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积极宣传企业文化和科技实力,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吸入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