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精益管理成突破口
【-要闻分析】昨日,日本神户大学经营学博士、台湾东海大学工业工程与经营教授刘仁杰做客“全球通·晋江大讲堂”,就中国企业制造战略与背景,制造业的生存竞争等现状,以“精益战略与企业升级转型”为主题展开演讲。谈及我国企业制造战略面临典范变革,刘仁杰分析称要借用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先进企业精益经验,解析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变革之道,并且提出“精益管理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种战略”等理念。
升级转型是最大挑战
讲座一开始,刘仁杰就分析了我国企业制造的战略与背景。
“1995-2005年间实质人工成本没有增长,此举对全球消费市场作出重要贡献。”刘仁杰说道,此后我国的制造业形成了国际分工趋势下的出口导向———世界工厂,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为止,我国制造业已经形成了高投资、高净出口、低消费的“两高一低”国民收支结构,直到2009年秋起,面临史无前例的典范变革。
刘仁杰认为,接着就是制造业所面临的重重问题,如基本工资大幅上扬,人力成本提高;招工日渐困难,育才留才日益重要等。“传统制造产业正面临史无前例的环境剧烈变迁,如何进行升级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最大的挑战。”刘仁杰表示。
从精益管理寻找突破口
“晋江很多传统制造企业都曾是出口型代工企业,如今,如何转型或升级成为这些企业面临的挑战。”刘仁杰认为,晋江制造业尤其是鞋服等行业,可借用日本或中国台湾地区的先进企业精益经验,为自己寻找一个典范,寻找一个突破口。
“截至2009年,国际前十大品牌85%的产品由台商鞋厂代工,精益变革堪称关键。”刘仁杰表示。
企业应活用当前典范变革契机,提升基本功与组织能力,刘仁杰表示,一流企业应坚持不因人员精简导致企业失去活力、不造成组织人才空洞化的恶性循环。
此外,刘仁杰提出了精益系统的两项坚持。
首先是“坚持不制造不良品”,突显及解决质量问题(TQM)与设备问题(TPM)是典型的组织问题,持续收集异常的次数与损失,激励组织成员,积极提升解决问题的组织能力。
另外一个就是“坚持为后制程制造(JIT, 店面管理)”。缩短LT、致力于换模改善,真正做到按照后制程需要的时间与数量制造。“先从厂内开始,逐步提升解决跨部门与协力厂问题的组织能力。”刘仁杰表示,最好还要建立一套自己的制度,强化质量能力和设备管理能力。(-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