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业侧重用户体验“试水”电商平台
【行业新闻】最近,大货栈倒闭的消息一经媒体爆出后,引起各行各业一片哗然。但这其实却不是孤例。早在2007年,报喜鸟就高调推出EBONO电子商务网站,在网上直销商务男装,但至今年上半年,EBONO电子商务业务“依然进展不顺利”。2011年,电商第一代经理人也迅速“凋零”,李宁电子商务负责人林砺、格兰仕电子商务部部长赵志等离职的消息纷纷见诸媒体。
传统鞋服企业做电商,为何步履维艰?是否如外界所猜测的那样,相比纯电商企业,烧钱不够豪气?
其实,服企业试水电商行业有个这样的比喻,“就像远洋捕鱼,舍得花钱打造貌似奢华的渔船,却想不到或者舍不得花钱整明白鱼在哪里,稀里糊涂地就出海了,无头苍蝇一样地在海上兜一圈风之后,发现鱼没捞着两条,油钱却花了不少。”
做电商不成功,跟烧钱的量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企业负责人对电商的理解太简单”。很多鞋服企业更看重的是短期线上销售额的增长,而忽视了用户体验,使得重复购买率很低,不得不支付高额营销成本去获取新客户,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看不到未来。所以,对于鞋服企业来说,要融入到互联网,思想首先要革命,观念要革命。
那么,如果纯电商企业是“独生子”,鞋服企业的电商部门犹如出生在多子女家庭的孩子,要处理好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必须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在此,就现已出现的路径看,李宁、达芙妮等的电商部门更多是扮演“渠道运营商”角色,帮助已有的品牌在线上销售产品。
有人说,“电商做不好,一辈子在淘宝”。这可能也是诸多鞋服品牌商纷纷自建网络商城的一个原因。然而目前领先的在线B2C几乎全是纯电商企业,虽然诸多已经在尝试电商业务,但效果还不明显。那么在中国的电商大潮中,鞋服企业还有望扳回局势吗?
据悉,鞋服企业做电商,其实有90%的企业会成功,而纯电商企业,90%会失败。原因是鞋服企业所固有的“采购、物流等优势”。与此同时,我们也亟待着中国鞋服企业在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上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