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鞋行业每周简报201117期
鞋企掌控动漫营销 品牌市场独领风骚
随着史努比、凯蒂猫、汤姆火车等动漫银屏卡通文化的大肆渲染,甚是催生了新时代的个性动漫消费达人。与此同时,动漫卡通无可厚非成为了当下各类鞋企推层出新的焦点,玩转动漫卡通形象植入新的品牌经营模式,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品牌效应同质化的僵局。动漫营销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吸金”的潜力是无可估量的,但是也要掌控好它迈向市场高端的引爆点,加以最佳优势的资源整合,才能在未来的中国鞋业高端市场上独领风骚。
闽派鞋企引爆水性胶革命 实现环保新课题
最近,在乔丹、飞克、喜得龙等品牌鞋企的工厂里,不少刷鞋胶的工人脱下防毒口罩,告别了呛鼻的气味。不是他们转换了工作岗位,而是企业置换了鞋材粘合剂。扫除国际贸易壁垒、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鞋厂工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一场改油性胶为水性胶的革命即将在泉州市鞋产业引爆。
透析运动品牌涨价后三重“冷思考”
近期,包括李宁再内的多个运动品牌宣布新一轮涨价。网络上的各种调侃也不径而走——“李宁,涨价皆有可能”,“安踏,涨价永不止步”,“三六一度,多一块钱”……面对火热的涨价潮,我们的思考却更加理性而深远。“成本推动说”真的有说服力吗?谁来为涨价买单?除了涨价难道别无选择?对于专家认为,当前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在全民“抗通胀”的时代,负责任的企业除了涨价,还应该探索其他渠道消化成本,可以通过更合理地调配广告投入和管理商场促销人员等方法来消化成本。除了传统的大卖场等渠道,企业也可以尝试网络营销等无店铺销售方式。
中国鞋企锻造强势品牌剑指全球市场
随着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上涨,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显然不适时宜,当中国企业失去了条件优势之际,品牌的效应尤为凸显,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软肋”。中国鞋企的竞争弱势在于不具备有实力的自主品牌,没有科技创新等有利元素的注入,在全球化竞争中这是“致命伤”。中国鞋企只有锲而不舍地实施全方位的品牌战略,以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以营销手段塑造企业形象,以营销渠道拓宽市场空间,才能锻造出一个享誉全球的品牌,并引领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发出最强音!
当下鞋服制造转型是否可望而不可即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以制造和加工为主业的中小鞋服企业旧有盈利模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转型升级的重重困难,面对产业转移的巨大挑战,面对转行投资的种种诱惑,如何理清继续发展的思路,成为众多中小鞋服企业面对的共同困惑。面对不断上升的土地和人力成本,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成为近几年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一项重要选择。不过,在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产业链建设等等问题上存在的不足,却使这种转移成为一种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盘点2012中国户外用品三大风向标
古老丛林,皑皑雪峰,又或是郊外烧烤,一幕幕户外徒步、滑雪、攀岩、溯溪场景被勾勒在人们眼前,徜徉于其间的,却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户外用品品牌。其中,跳跃性色彩流行、户外科技时尚风潮、自行车与户外产业跨界经营成为2012中国户外运动三大风向标。
中国鞋业市场迈向消费细分化时代
随着体育用品经济的蓬勃发展,鞋业市场徒然晋级为体育用品中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蓝海之一。面对如此尖锐的市场氛围,细分消费市场无疑成了当下鞋企破茧而出的重要环节。市场细分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全面地满足消费群体的所有需求,甚是助推鞋企在品牌新创造乃至高端市场上获取更大的市场效应。
泉州政府助力中国鞋网培育行业龙头
发展软件产业,骨干企业引领作用不容忽视。泉州市一方面利用区域优势,引入台湾软件企业或技术团队,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植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动漫游戏、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技术开发商及“中国鞋网”、“海峡西岸网上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小企业信息化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营商,以期打造更多的细分行业骨干企业。
泉州经贸委考察团莅临福祺网络集团参观指导
8月3日上午,泉州经济贸易委员会刘庆南科长、泉州市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人苏凯乐一行莅临石狮市福祺网络集团进行参观指导。在董事长汪建聪的陪同下,来访人员对集团旗下拍鞋网(福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鞋网(福建)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全面的考察,从办公环境到产品展厅,从物流配送中心到品牌运营团队,在参观过程中向来访人员详细介绍了公司经营理念、旗下品牌以及发展概况。 随后考察团一行又与集团公司的精英骨干举行简短的会谈,对整体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亲切的指导。
政府高调布局破解中国鞋业贸易壁垒
在全球市场经济日趋白热化的时代竞争体制下,中国鞋业发力国际化发展无疑已成为了贸易市场的最前沿课题。透过国际经济背景行情,环顾中国鞋业当前发展态势,可谓是英雄辈出,前景一派盎然。但是与此同时,中国鞋业也遭受到了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频频出现的贸易壁垒问题甚是让中国鞋企头痛不已。中国鞋业要在国际贸易博弈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构筑鞋企的品牌优势,加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转变鞋企经营策略,使中国鞋业出口从廉价数量型增长转向高端质量化发展,这才是发力推行反垄断法的最根本要求。
突破劳动力成本瓶颈 中国鞋业重夺主导权
在全球经济仍然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缓慢且不稳定的复苏阶段,中国却出现了较快的工资上涨,这让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失去了核心的优势。由此可见,中国作为全球廉价劳动力供应者的时代可能已接近尾声。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的时代,中国鞋在全球“一枝独秀”的局面注定会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鞋已经完全丧失了优势,完整的产业链、居高的占有率等客观条件使中国鞋业依然能占据市场有利地位。中国鞋企只有各显其招,合理地控制劳动力成本,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才能共同克服这道难关,重新夺回全球鞋业市场的主导权!
弱势品牌强势崛起 或迎来发展春天
当前鞋品牌群雄逐鹿,竞争激烈,强势品牌的凸显已然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鞋业市场正日趋朝国际化的轨迹发展。然而,对于那些弱势品牌而言,这便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拷问。殊不知在时下这场品牌角逐中,那些弱势品牌会否因为支持不下去而退守到其他领域或者不依托环境影响而发力突围新发展。毕竟整个鞋业品牌的全面崛起与发展才是中国鞋业市场研究弱势品牌发展的最重要考虑因素。
品牌联姻NBA球星 营销效应激活鞋企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夏天已有20多位NBA球星来华,这一数字几乎是前10年所有来华球星的数量之和。NBA球星今年之所以集体井喷似的来华,是因为这块热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本土的购买力已经不可避免地下滑,商家在中国青少年炙热的崇拜目光里看到了战略转移的可行性。依靠与NBA球星的联姻,后知后觉的本土企业却有了后发先至的业绩。
家族式鞋企亟待探路市场发展新轨迹
众所周知,国际上很多鞋企在创立初期都是引用家族模式发展起来的,家族式鞋企在国际鞋业市场上所占的重要份额也因此日趋增大,其中不乏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比如在德国,家族式鞋企甚是支撑整个国家鞋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由此可见,家族式鞋企对于一个国家鞋业市场的影响力度已然不容小觑。特别是对于发展中的中国以及中国鞋业而言,家族式鞋企的发展前景更是备受业界瞩目。
中国品牌2013年有望跻身全球核心品牌
目前中国户外用品市场主要由专业户外品牌、拥有户外产品的体育品牌、时尚与休闲品牌和低端产品市场(大型超市)四部分组成。这四大市场都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规模达165亿元–183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45%,这些统计还不包括正开始普及的滑雪、山地自行车、钓鱼和狩猎等户外市场。此外,中国自主品牌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实现与国外巨头分庭抗礼,报告称,中国品牌2013年即有望跻身全球核心品牌。
中哥贸易协定实施 石狮鞋服等产品受惠
从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石狮办事处了解到,从今日起,中国和哥斯达黎加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开始实施。根据《协定》,中哥两国将对各自90%以上的贸易产品分六类分阶段实施关税减让至零关税,而其中超过6成的第一类产品在《协定》实施后立即实施零关税,第二至四类产品的进口关税分别在《协定》生效的5年、10年、15年内分阶段降至零。泉今年以来,石狮辖区法检商品输往哥斯达黎加9批、39.5万美元,主要货物包括服装、4A沸石等。根据协议,我市输往该国的主要有机电产品、鞋类制品、纺织品、轮胎等商品,将直接受惠。
越南鞋类产品出口创新高
根据统计总局的数据表明,鞋类出口上个月达到600万美元,今年前7个月的总收入为3.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越南皮革和鞋类协会秘书长说,目前的市场前景表明制鞋业预计能够达到60亿美元的年度出口目标。他补充说,鞋业行业目前已集中于出口高品质的产品,而低端鞋类的销售已经下降了大约46%。
西班牙鞋业谋划拓宽中国市场
自2009年以来,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西班牙鞋业开始逐步加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尽管相较法意等国,西班牙目前在中国鞋量销售占比仍较少,但中国已逐步成为西鞋业出口的重要市场,这在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为此,西鞋业联合会已制定相关战略,看好在中国鞋业市场的发展前景。
- 上一篇:2011年鞋行业每周简报201116期
- 下一篇:【新闻直通车】一周鞋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