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山寨品牌遍地开花 鞋服企亟待加强维权力度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卖家声称‘假一赔十’的正品休闲T恤,洗了两三次就褪色得厉害,再也没法穿了。”在网上买到山寨货的华侨大学在校大学生小陈抱怨,前段时间他在市区匹克专卖店“相中”了一款夏季男款圆领T恤,原价要一百多,而网上商城一模一样的款式,只要39元,没想到实物T恤与专卖店正品的手感、颜色有很大不同,“明明是仿冒品,结果卖家死活不承认,只好自认倒霉了”。
经营运动鞋服网店三年的泉州卖家小唐告诉记者,消费者通过网店买到的山寨品牌有很大一部分是货不对板或质量有问题的产品,这类山寨鞋服产品使用的是一些低价面料、鞋材等,成本远低于正品,像小陈购买的这类低价品牌T恤,卖家的利润基本能达到50%。由于价格低且款式新,这类品牌T恤在网上很受欢迎,有些网店一个月能卖出五六百件,仅销售这类低价品牌T恤,一个月就能净赚万余元。
小唐建议,泉州不少鞋服品牌已在淘宝商城开设了官方旗舰店。鉴别能力低,又担心卖家以假充真的消费者,可到这类网店购买。
地下鞋厂 每天制假数百双
“网上销售仿冒泉州品牌鞋服的卖家散布在全国各地,这些网店卖家要进山寨版的服装或鞋通常有两种渠道,一种是去当地的批发市场直接采购,还有一种是自己提供图样,找工厂生产。”小唐说,生产山寨鞋的通常是一些作坊式小厂,只有一条流水线,一般由老板带回样式,工人负责原料裁剪、鞋帮缝制、帮底成型、包装、贴商标,从拿到样式到生产出成品鞋,最快一天就可出货,这种小作坊一天能生产出几百双的仿冒品牌鞋。
据了解,这些专门生产仿冒品牌的小工厂,一般散布在大型批发市场附近,网店卖家只需把订货单和样品提供给他们,一般都能及时交货。有时甚至只需提供照片,就能够生产出足以“以假乱真”的产品。虽然款式与正品差别不大,但由于工艺和用料不同,网上买到的山寨品牌往往无法与正品相比。但依靠着低价优势,一个月内卖出成百上千件山寨产品的网店不在少数。
分身乏术 企业眼睁睁“被假”
泉州一品牌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内一些知名的网购平台上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品牌服装和鞋品是仿冒的“山寨货”,网上山寨货的泛滥已给企业的品牌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由于网络上的卖家散布范围太广,数量太多,维权成本非常高,企业很难有精力一一维权。
泉州一律师事务所张律师称,此前国际著名体育用品品牌“PUMA”起诉一家知名零售企业未经授权,销售山寨“PUMA”商品,法院判决对方构成侵权赔偿一万元,而“PUMA”聘请律师、购买涉嫌侵权产品等费用也要七八千元。侵权成本过于低廉,使一些网络销售商无所顾忌,侵权行为因此难以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