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鞋技术日新月异 缔造强势品牌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回首中国制鞋道路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们不难看出制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中国制鞋行业带来的变化,从民间工艺到面向全国,从国内市场到剑指国际,曲折与苦涩或许只有立志于制鞋技术的人才能理解,不过值得赞叹的是,在经历制鞋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国制鞋技术俨然缔造了鞋品牌在全世界鞋市场的八面玲珑。
Ctrl+C品牌复制
在整个2008年,“山寨”一词红遍大江南北,山寨文化、山寨机、山寨厂商、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等。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转变为一种产业,又从一种产业转变为一种文化。现今社会“山寨”林立,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求本溯源,让我们从营销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山寨的真正面目。
山寨发展之所以迅速,之所以在国内鞋服品牌中形如流水,关键在于山寨文明本着低成本,无创新等原则,山寨追求的只是简单的品牌复制。
Ctrl+V品牌粘贴
早期的中国鞋业制造还只是维持在替别人做“嫁”衣阶段,直观的理解,它就是一种简单的品牌粘贴的过程,不可否认贴牌加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贴牌生产是中国鞋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对中国鞋业的发展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很多企业通过为国际品牌贴牌实现了“干中学”,积累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成熟的产品质量体系,提升本企业的款式设计与创新能力,准确把握产品的最新流行趋势奠定了基础,并掌握了服装产业国际运作的标准和规则。
然而,贴牌加工不是目的,而是产业升级的一个阶段,是一个练内功的过程,只有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走品牌发展之路、平衡外贸内销市场,企业才能长盛不衰。特别是对于已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基础的企业,应该尝试走出贴牌生产这一步,打造自主品牌和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自身竞争力。
Ctrl+X品牌剪切
中国制鞋业发展从当初的贴牌维持生计开始就困难重重。但是,困境背后也有发展的机遇。谁能在危机中看到制鞋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并率先向这个方向转变,谁就能在危机中找到成功发展的机遇。在如此境遇下,制鞋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鞋类产品的高附加值,势在必行。对于制鞋企业来讲,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在考虑提高企业高科技含量时应考虑到市场回报,但是不能只看眼前,特别要着眼于中长期的市场回报。高科技的运用不是一次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一场思想的转变,一场投资方式的转变,一种影响企业命运的企业运营策略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制鞋企业真心对待高科技,而不是被迫接受高科技,更不是跟随潮流的走秀行为。
喜得龙2006年打出了“喜得龙科技”的品牌概念。2007年4月,喜得龙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建立的运动装备研发基地正式挂牌成立。2007年9月,喜得龙别出心裁地签约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怡宁教授,首创科学家代言模式。
鞋企安踏也没有“闲着”。
2005年安踏就成立了国内首家体育运动科学实验室,其强调减震功能的“芯技术”就是在这个实验室内诞生的。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有50多位工作人员,设有多种检测鞋和服装的设备。目前,光是在鞋子上的专利,安踏就申请了41项。
国辉(中国)有限公司是近年来篮球鞋的新秀企业。由国辉(中国)有限公司申报的“福建篮球鞋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2007年12月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的验收,被批准列为第五批省级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单位。这标志着国辉企业的篮球鞋生产水平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制鞋业可以利用的高新技术有:纳米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快速成形技术、纤维技术等等。要研究并利用这些技术,不是一个制鞋厂家可以完成的。依托科技进步是一场“百团大战”,与制鞋行业有关的各企事业组织、厂家需要各司其职,为提高制鞋业的科技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