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会”、“鞋博会”引入新型服务成亮点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每年一度的海博会和鞋博会即将举行,在全国各种行业性展会日益繁多的情况下,本地两大展会规模、功能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他们以什么卖点吸引企业参与,企业希望展会后能获得哪些服务?本期嘉宾将共同探讨这些话题。
以“活动”延伸功能
主持人:目前,本地展会有哪些亮点吸引企业参与?
惠文龙:“以会带展、以活动带展”的模式,目前受到很多与会企业的认可。所谓展会,其实就是“展”与“会”的结合。
发动企业在海博会期间,举行订货会、参加海西时装周,并通过协会邀请业界有实力、影响力的服装企业及优秀采购商前来参加海博会,借助海博会这一平台与我市多家供应商举办采购对接会。这些展览外的活动,逐渐成为展会系列活动中的重头戏。
王忠诚:凸显闽派纺织服装新特色,是展会目前的一大亮点,也便于行业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合作。
比如,海博会主展区设置为“服装馆、石狮名品馆、机械设备馆”,其中包括台湾馆、流行趋势发布区、童装展区,还有面料辅料展区、休闲裤展区,海峡两岸纺织服装资讯展区、纺织机械专业市场,这些展区对应了泉州的纺织面料辅料行业、童装业、缝制设备行业,突出泉州乃至福建省的纺织服装产业链特点。
按企业需求“出牌”
主持人:企业对展会功能完善有哪些建议?
曾胜利:现在的展会已不再只是展示企业产品的集会,很多本地企业平时就在这些场所进行销售活动,形成一个“不落幕的展会”,这就要求展会和专业市场完善日常功能,做好展会后的服务。
就目前收集的反馈信息看,企业对展会、专业市场的需求和建议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金融服务这些方面。物流方面,企业希望展会未来引进第三方物流机构,让企业摆脱物流配送等繁杂的流程,集中力量进行品牌推广、产品销售;在金融服务方面,企业建议展会引入配套建设结算中心,形成销售、财务结算一站式服务。
惠文龙:了解参展商的需求,是办展成功的首要前提。很多展会持续多年,但年年主题和亮点内容都不相同,就是把握了参展商的需求,推出各种满足需求的活动。
近两年,原创设计和自主品牌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海博会除了继续保持行业专业性展会特点外,也突出了“汇集时尚潮流,拓展时尚空间”的特点,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海西国际时装周。
用服务让展会不落幕
主持人:展会未来在哪些方面可加以完善?
曾胜利:在行业协会层面,将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知名企业和买家进入展会;发挥展会市场规模大、产品齐全等优势,与国内一些产品需求量大,但品种单一、规模小的市场建立信息平台,发布透明化供需信息,让客户和销售商在信息平台上,能“走一家看百家”,就像“超市”一样。
王忠诚:除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上参与展会和入驻市场的企业外,引进服务型企业在展会后进行服务,也是展会未来的一大看点,将来企业设备改造可以从这个展会中找到答案。
比如,由生产企业推出锅炉、验布机、预缩机、黏合机、节能烫台等系列服装整烫设备,配套服务企业则提供一揽子技术解决方案,像女装制造解决方案、西裤制造解决方案、服装整烫整体解决方案、服装整烫节能解决方案等。这个平台的服务可以在展会后延伸到产业链的售前咨询、投资分析、售中安装调试、人员培训、售后维修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