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汉口北鞋业批发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汉口北鞋业批发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2011-02-28 08:48:07 来源:长江商报 中国鞋网 http://www.cnxz.cn/

   【中国鞋网-鞋业新闻】“买铺花了80万,总算有自己的门面了。”在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又称“汉口北批发第一城”)鞋业皮具城内,“永顺鞋店”老板唐健一边盘库存,一边招呼客人。“搬过来(汉口北)一来是顺应汉正街整体外迁的政策举措,二来是那边(汉正街)的生意不好做了,道路越来越堵,‘扁担’进出都不方便了。”

    就在本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宣布限时搬迁汉正街的重大决策后,外迁方与承接方所在硚口区、黄陂区相关职能部门近日正式开启对接会谈。拥有百余家商户的荣盛鞋材市场整体搬到汉口北,汉正街外迁悄然启动。

    昨日通过的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出现“汉口北”元素。这是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第三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将“着力打造以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为核心的商业综合体”,作为“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

    上周五,记者前往汉口北市场,车上一路都有商户在讨论买铺子投资。据了解,自武汉市“两会”上政府释放出新讯息后,有上千户汉正街商户赶到汉口北批发第一城选铺。

    商户案例

    买铺两年 “守”得云开

   唐健是武汉本地人,在汉正街大兴路做了20年女鞋生意,一直靠租赁经营着30平的门面。“前些年仅租金每年都要20万,这几年还跌了点。”唐健解释,生意不好做,租金也跟着跌。

    前年唐健和老婆商量,在汉口北购买了120平米的商铺,因为在他看来,大型批发市场往郊区转移,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与他同时买铺子的大兴路同行不下百家,有的品牌代理商,一口气拿下几十间店铺。“这么多年的租金,早买得下几间这样的铺子。”

    “汉正街因消防配套不到位、车辆进出难,‘扁担’进出都变得越来越困难。”唐健说,从前每件货付给挑夫1块钱,现在涨到2块,每个月加起来也有几千块。汉口北新店开业以来,唐健自己开车来送货,一路上通行无阻,十分畅快。

    在唐健看来,在汉正街做生意,最头痛的是仓库不好找。唐健租了四处民房存放货物,几个地方相隔较远,遇到临时调货,总是手忙脚乱,过节前后货物被盗窃的情况时有发生。

    汉口北计划建成中部最大加工园区和仓储物流园区。仅服装市场,就将兴建100万平方米的超级大仓储基地。这让许多商户“眼红”,当初在汉口北买铺,正是看中了这里日后的“超级吞吐能力”。

    虽然汉口北优势明显,但唐健暂时还未放弃汉正街商铺,他雇了一个店员在汉口北看店,自己两边跑。

    “最近汉正街过来买铺的人还蛮多,这边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但还是要‘守’。”唐健说,汉口北门面是自己的,一个月只出千把元人工工资,这笔费用不构成负担。
 
    唐健很自信地告诉记者,自己在汉正街做了多年生意,已经可以算作比较“成熟”的创业者。对他来说,汉口北的发展前景远远大于风险和挑战。他把很多汉正街的老客户往汉口北带,希望大家都能过来,快点带动人气,“市场的成熟要靠入驻商户们共同努力。”

    一周往来三次两边铺面都没闲着

    汉正街和汉口北之间来往的班车,袁兵每个星期总要坐上两三次,去看看铺子。

    袁兵在汉正街做箱包皮鞋生意20年,去年在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买了两间铺面,目前店面正在紧张筹备中。

    袁兵说他在汉正街有两个门面,都不是在主干道上。“我女儿帮忙卖箱包,十平左右的小门面,东西都堆得满满的,车没法进来,主要是卖零售和周边的零售商来小量进货。”袁兵介绍,他的货源主要是来自湖南和广州一些皮具厂,拿价有点高,所以进货量不大。

    搞批发,重在薄利多销。袁兵一直想把生意规模扩大,这样进货量大,也有议价空间,可降低成本,但在汉正街受门面的限制很大,动弹不得。去年当他听说不少朋友在汉口北买商铺后,也动了心思。

    考察市场后,袁兵在汉口北批发第一城买了两间铺面,当时是6000多元一平米,他准备继续做皮具。

    “汉口北将来肯定是生意重心和发展方向。”袁兵说,汉正街的铺面如果不拆迁,也可以作为一个零售窗口。他身边不少在汉正街做生意的朋友都是这样。

    在汉口北批发第一城鞋业皮具城,离“永顺鞋店”不远的一家箱包店,老板张红仿同样来自汉正街。上周五,记者来到店面时,他正忙着摆放各种箱包,他老婆在招呼客户。

    “生意比去年好多了。”张红仿告诉记者,他在刘店买房了,打算在这里扎根了。

    在汉正街暨济箱包城经营四年后,2008年10月,张红仿在汉口北批发第一城鞋业皮具城一二楼分别买了一间店铺。

    “不知那边(汉正街)的政策会怎么样,这边的购物环境不错,适合搞批发。”和唐健一样,张红仿两边的店铺也在同时经营,不同的是,他只身来到汉口北,自己的叔叔“留守”汉正街。据张红仿介绍,当初和他一起来汉口北买铺经营的不下十家。

    交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周五早上的汉口北,肖诗桥正气定神闲地坐在自家店面的大堂里喝着功夫茶。

    他的玖通和商行位于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酒店用品城的一楼,街道两旁都是他的店铺,加起来共有18间铺面,全部打通。一边在营业,主要是各种酒店用品、餐具茶具和茶叶等;另外一边则正在装修。

    “2009年开了对面那家铺面,去年又开了这边这家,主要是卖福建老家的各种瓷器和茶叶,”肖诗桥说:“我以前是在上市公司做,后来被调到华中区来,正是觉得汉口北这边发展机遇很大,于是开始了自己创业。”

    性格温和、讲话慢条斯理的肖诗桥说自己的商铺一半是买的,一半是租的,经营成本算下来有好几百万,光装修就花了一百多万。他说:“就是看中这里的市场环境比较好,车可以开到四楼,现在全国只有义乌和汉口北是这样的物流条件。”

    在肖诗桥看来,新市场不可能一开始就火爆。他感觉目前交通还需进一步完善,公交线路还需要多加几条,省客集团的长途客运站正在建设,轻轨延长线2013年通车,到时候市场就会成熟。

    他笑着说:“目前压力不大,市场有一些减免政策。估计最多两年这里的生意就会好起来,2013年进入正常运行,2015年能火爆。”

    “现在我们这里80%都是回头客,一是产品有特色在市面上比较少见,二是我们服务态度好,客人进来后买不买没关系,喝喝茶交个朋友。”

    家住汉阳的陈女士就没有肖诗桥淡定,2008年,她以每平方米约5000的售价,花18万购买了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一套二楼的商铺,面积36平左右。当时陈女士想,投的钱不多,放在那试试看。

    哪晓得,2009年汉口北开盘均价涨到7500元,2010年开盘均价冲上12800元。如今陈女士铺子每平方米已涨到2万元,两年赚了3倍,她直后悔买少了。

    近日硚口区和黄陂区政府就汉正街外迁举行首场政府层面的承接转移联系对接会。双方要求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拿出相当规模的市场铺位,优先考虑承接汉正街市场的陆续外迁,最大限度保障汉正街市场商户对经营物业的需求。同时,汉口北加快仓储设施建设,12万平方米仓库按计划今年8月完成对外发租。

    卓尔控股汉口北集团有关人士介绍,为了承接汉正街转移,汉口北目前商铺只对汉正街商户出售。汉正街总经营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汉正街有证商户约11.7万家,加上无证的有15万户。汉口北批发第一城今年将完成300万平方米的物业面积的建设,最终门面有20万间,超过了汉正街总面积,他们的物业体量是足够的。

    杜绝无证户入场

    该人士介绍,招商进场时,他们将对经营户的营业执照进行严格的审核,基本杜绝无证户入场。

    市场一期已开业鞋业、皮具、小商品、酒店用品等7大市场,今年服装、轻纺、小商品二期等四大市场将陆续开业。卓尔控股汉口北集团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市场的预定开发顺序,陆续全面承接汉正街产业转移。将构筑集鞋业、小商品、皮具箱包、酒店用品、五金机电、服装、家纺家电、日化用品、儿童用品、汽车等十大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国际品牌主力店为支撑,以大型商业广场、大型物流中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为配套的国际化交易市场。

    对于很多商户选择两个市场兼顾,汉口北方表示理解,对多数商户来说,汉正街与汉口北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汉正街进行改造转型后,将成为商贸旅游区。对一个品牌大户来说,到时候汉口北将成为经营总部,汉正街作为一个零售的窗口。

    黄陂区政府表示,区政府将成立承接专班为商户提供最优质服务,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并调动全区资源,加快完善客运站、公交线路、学校及医院等生活设施等各方面配套基础建设,尽最大可能为市场转移和尽快繁荣提供最好的外部条件,其中长途客运站确保今年5月1日动工。

    “老字号”走出“新经济业态”

    汉正街素有“天下第一街”美誉,汉口北能否接过汉正街曾经辉煌的旗帜,打造“天下第一市”?卓尔控股汉口北集团董事长阎志表示,汉口北对汉正街的承接不是复制,而是提升。汉口北将从大规模招商到全力招大商招好商相结合,从简单承接转移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从专注内需到做好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相结合等三个方面着手,加大配套投入,加快建设,年内将建成规模达到300万平方米,成为“中国第二、中部第一”专业市场。十二五期间,市场面积将达到800万平方米,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最大,最先进的商品交易中心。

    阎志表示,汉口北将针对汉正街大户,提供优惠政策,认真做好汉正街市场外迁的承接,维持原有商气。同时,汉口北将改变现金、现场、现货的百年交易习俗,发展现代金融结算手段;通过汉口北先进的仓储物流系统,彻底告别肩挑背扛的落后货运方式;借助配套工业园区,改造前店后厂小作坊式,实现规范化、高效率的生产模式。

    拥有500年历史及数以万计商户的汉正街,是武汉最大的“老字号”。卓尔控股汉口北集团表示,市场在承接市场转移过程中,将让它们在汉口北落户、生根、壮大。同时,对于商贸批发环节出现的总代理、总经销等新业态,将格外加以重视和引导。在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形势下,依托产业配套资源和成本优势,鼓励商家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

    以汉正街为代表的武汉商业有买全国卖全国的传统,销售渠道网络广泛,商贸辐射能力较强。在汉正街转移到汉口北之际,黄陂区表示将以茂盛的商贸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空港经济、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新经济业态。

    汉口北

    不是复制汉正街

    汉正街:400亿打造旅游商贸区

    “汉正街改造,是硚口五年内的最大任务,”硚口区区长胡勤华在日前举行的武汉市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硚口代表团审议会上曾这样说。

    在他心目中,“十二五”末的汉正街将大变样,不再是现在的脏、乱、差,而是大楼林立、交通通畅,是武汉新的购物天堂;不再是现钱现货的批发,而是集展示、零售为主题,发展楼宇经济。那时候的汉正街,逛起来就像逛武广一样,干净、整洁、让人心情愉快。

    而目前汉正街许多商铺,仍是“前店后厂加住宿”的“三合一”模式,存在严重消防隐患。随着车辆急剧增加,交通也日益拥堵。

    胡勤华介绍,汉正街的改造将按分批关闭、整体规划、捆绑打包、分片开发等步骤进行。将投入400亿元,今年将启动12个地块的拆迁工作,在2014年底之前,完成19宗地块的拆迁,同时兴建20万平米的商业和公共建筑,将汉正街改造成集商贸、商业、金融、旅游等多种商业形态于一体的高端商业中心。

    “改造后的汉正街,除新建住宅楼,还将新建2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至4个地标性建筑;道路“四纵四横”,基础设施完善,彻底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和交通拥堵。”

    而此前,汉正街管委会书记姜文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汉正街的发展目标正是重新定位于现代化商贸旅游区,以商贸为主,融购物旅游、文化休闲、会展、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按这一目标,今后的汉正街将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商品贸易市场,还将是一个旅游购物中心。

    从最初的小商品流通市场,到如今向现代化的旅游综合商贸区转变,汉正街的转型是本质上的转型。

    “它符合未来汉正街的发展趋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光忠说,“汉正街的改造应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传承‘老商魂’,打破现在的区域界限,将汉阳的龟山部分与汉正街连接起来,成立独立的汉正街新区,统一规划、统一打造。以传统汉正街和它的水文化为核心,打造旅游商贸区。”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