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凉鞋生产呈现两极分化
中国鞋网8月20日讯,桐乡石门是浙江省鞋业品牌基地,最近两年来,在政府、协会的引导及卓怡、圣丹丽、芭妮等品牌企业的影响下,石门鞋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并涌现出了芬妮丝、意天格、百喜福等一批优秀企业。
笔者近日走访桐乡的青石和石门的羔羊两大鞋业集聚区时,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生产状况。青石的鞋业多数为外来品牌贴牌加工,很少企业有自主品牌,进入6月中旬以后,企业的订单明显减少,到6月底,除几家外销企业外,内销鞋业已全部放假停产,车间里空无一人,从上半年的生产形势看,上半年能赢利的企业很少,多数企业都处于保本状态,有人说,上半年青石能赢利的企业只占20%,40%保本,40%亏本,如此生产形势令人担优。与此不同,笔者走访石门羔羊鞋业时,在秋申缘和圣丹丽却看到工人们依旧在忙碌,场面让人颇感意外。
圣丹丽的钟老板谈及今夏凉鞋的生产形势时,面带喜色地说:“今年的凉鞋产销形势特别好,生产季节往后延长了近一个月,因为还有补单,所以公司现在还在做凉鞋。往年凉鞋基本上到6月初就结束了,但是今年已经到6月底了却还有单做,按现在每天的补单情况来看,还要做10天,这样一来正好接上下一季的休闲鞋生产,往年有一个月的淡季,今年没有淡季了。”
谈及鞋子进商场后的销售情况,钟老板深有感触地说:“最初产品进商场确实很难,但是我们的鞋子进去就能卖,销售特别好。因为我们的产品组合灵活,价格实惠,在用料和质量上并不逊色于广州、温州等知名品牌鞋,因此销售业绩丝毫不逊色于国内的一线品牌。公司5月份在上海名展上一下子订了12个展位,推出自主品牌‘茉莉花’,认识了不少国内百货行业的采购商,展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来找我们的经销商很多。我们的宗旨和发展目标是:坚持走商场路线,并在江苏、浙江两地采取公司自营模式,然后再以这两地为标杆,以点带面,从而带动全国市场。我相信照此发展下去,再过三五年的时间,桐乡鞋业就可以和温州鞋业PK了!”说完这些,钟老板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在品牌建设取得成效,企业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石门鞋业在企业实力、发展意识、思路等方面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当地鞋业发展呈现出的两极分化态势令人担忧,一方面是龙头企业创牌不断取得成功,企业发展路子越走越顺;另一方面是家庭作坊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后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关了开开了又停。此外,由于中型企业的发展全依赖贴牌加工,受到小厂低价格、抢工人、哄抬工价等无序竞争影响而生存艰难。在此,笔者奉劝那些在发展过程中满足于现状的中小企业,求稳固然好,但是要看到眼前及未来的发展形势,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早做打算,以防止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 上一篇:终端致胜,成功撬动鞋业区域市场
- 下一篇:耐克CEO离任,中国品牌能得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