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鞋企如何应对洋品牌“入侵”
中国鞋网7月21日讯,美国运动品牌耐克近期拟借助低价产品打入国内二、三线市场,受此影响,在港上市的中资运动鞋生产商股价近期大幅波动,但大多数在经历短线下挫后正逐步企稳。
近日,通过采访调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三六一度、喜得龙、贵人鸟等制品牌企业普遍认为,一线品牌进军国内二、三线城市对其影响并不大;但专家却持相反观点,认为国际一线品牌进军二、三线城市,势必引来与国内品牌的一场“价格战”。
一线品牌 布点二、三线城市
主持人:如何看待近期耐克进军二、三线城市的计划,这是否会对我市定位于二、三线城市的制鞋品牌造成销售压力?
刘:这对国内运动品牌企业的影响是必然的,从终端销售角度上看,在国内一线城市的市场已经饱和了,为了扩张其业务范围,势必要进军二、三线城市,这将影响到国内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的销售业绩。
近年来,随着二线城市消费水平的提高,包括耐克在内的不少国际一线品牌已逐步在国内部分二线城市中广设网点,试图与国内品牌瓜分二线城市消费市场。
林:基本上不会到影响泉州本土品牌鞋企。考虑到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国际一线品牌在运动鞋的性价比方面存在劣势。
在二、三线市场上,一线品牌由于其品牌影响力和成本问题,同样材质的运动鞋必然要比国内品牌高出100元—300元。基于产品定位较高,附加值较重等因素考虑,一线品牌很难适应二、三线城市的消费环境,其产品定位使其难以强势打入二、三线城市。
侯:是否有影响,取决于一线品牌能否调低价格。从一线品牌布点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做法上看,其价格并未像业界预测的有下调趋势。事实上,在三线城市里也存在一些一线品牌的忠实消费者,一线品牌布点二、三线城市更多的作用还在于为这些地区的忠实消费群体提供便利服务。
供应链管理 成最大提升空间
主持人:就目前而言,我市制品牌企业有哪些可行性的方向和做法?
刘:泉州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供应链管理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产品质量的好坏。不可否认,泉州企业的供应管理体系与国际一线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信息反馈机制不够健全,无法精确控制产品的上市时间,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信息资源缺少共享,信息反馈速度慢等,这些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导致国内产品难以与一线品牌“平起平坐”。
在这点上,耐克公司在管理把控其代工厂供应商的质量方面非常值得泉州企业借鉴。如企业不应一味地将资金花在“圈专卖店”的终端建设上,应适当加大在企划上市、采购供应、材料检验、生产下单及产品生产周期等数据上的资金投入,建立起数据档案。根据档案,管理层可整理出销售情况、产品消化周期及库存合理性等分析性数据。
林:企业可建立试投产或追加投产的快速反应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在生产线路上迅速补货,提升存货周转率、流动性,减少完全依订单而生产的风险及资金占用。通过这种方式,国内的鞋产品可尽快在质量管理上与国际一线品牌接轨。
价格优势 维护市场占有率
主持人:高性价比的产品是占领二、三线城市的最大优势,耐克等国际一线品牌进军二、三线城市,是否会打出更为优惠的价格?假设如此,泉州品牌如何应对?
刘:事实上,这几年泉企建设专卖店就是应对一线品牌抢占市场的最好做法。与国际一线品牌相比,泉州品牌在专卖店建设上有很强的优势。当前,泉州诸多运动鞋品牌都在二、三线城市“跑马圈地”,安踏、匹克、三六一度等本土品牌企业的专卖店都在5000家以上,在此状况下,国际品牌要靠其短期投入,在国内二、三线城市寻找本地分销商,确实有一定难度。
侯:如果一线品牌在国内推出低价攻势,可能会对其品牌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定位较高的产品要分得国内二、三线市场,就须在价格上做出让步,这对一线品牌而言,还可能影响到其在一线城市的经营销售利润,所以一般情况下,一线品牌并不会轻易降价抢占市场。
林:只有在二、三线城市清理其库存货时,一线品牌运动鞋才可能打出3折—7折的优惠价。对于新推出的产品,一线品牌进行低折扣处理的可能性不大。基于两类品牌新产品的价格落差方面考虑,泉州品牌只要把控好鞋子的性价比关系,定位好消费群体,就不必担心外来品牌的市场侵占。
- 上一篇:鞋企谋转型升级,又一场明争暗斗
- 下一篇:耐克CEO离任,中国品牌能得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