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第6000家专卖店落户上海滩
中国网12月17日讯,近日,中国篮球装备第一品牌匹克在全国的第6000家专卖店落户上海滩,这是今年以来该品牌第三度向代表一线城市的上海发起的冲锋战,也是其上市后进军一线市场战略的初步成果验收。而对于整个运动行业格局来说,这不但敦促整个行业的渠道竞争进入“6000级”,而且行业市场格局开始趋于稳定,匹克渠道市场竞争渐入成熟期。
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初到现在,匹克的渠道建设进程明显加快,不足一年新增近1000多家店铺,“这是经销商和消费者对匹克品牌信心增强的信号”,匹克CEO 许志华 先生如是说。
上海作为进驻一线城市的突破口时机成熟
据了解,在今年4月,匹克获得红杉中国、建银国际与联想投资三家私募基金投资机构第三轮的投资之后不久,就在上海开设了近600平米的专卖店,将市场触角伸入上海金融、品牌等认知度极高的一线市场。随后不久,匹克NBA球星中国行期间,穆大叔亲自为新开设店面揭牌,进一步巩固了在上海市场的地位。此次在川沙专卖店的开设,则是在上海滩三度开花。
在记者向许志华了解为何将一线城市的突破口选在了上海时,他表示:“匹克的国际化战略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先把品牌进行高端占位,再进行市场渗透。这与我们率先进驻上海是一个道理,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是全国经济的晴雨表。现在,上海更成为消费价值导向研究的重要城市,是代表未来中国消费方向的首善之区。进驻上海,也是匹克坚定走“国际化道路”的重要一步。而且,我们在上海周边市场做的很不错,为进驻上海做好了充分的市场准备和人群累积。”据了解,匹克先前在上海开设的两家店面的市场反应都不错,已成功获得一线城市的认可。
匹克成功上市之后,更加坚定了匹克进军一线市场的决心。上海只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匹克在其他一线城市的市场渠道拓展也在同时积极推进。如果说上市之前进军一线城市是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举,那么上市之后的这一举动就是品牌谋求行业占有率及市场结构优化的总体策略之一。
稳定竞争格局显现雏形
随着一大批体育品牌完成了上市融资,整个产业已经进入了资本运作竞争的新时代。完成上市融资之后的体育品牌们,大多都将融到的大部分资金用于推广和扩大营销网络,李宁、安踏都未能免俗。成功登陆港交所的匹克CEO许志华表示:“融资后,公司资金将主要用于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今年将新开1000家专卖店,国际金融危机会是我们从二三线城市进军一线城市的好机会,上市后的融资能够支持我们未来几年的发展。”
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国内体育用品的产品竞争力已经非常接近,主要集中在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层面,因此,渠道竞争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了行业竞争格局。随着匹克逐步进驻一线市场,匹克将与全球各大知名运动品牌进行正面交锋。专业人士认为,目前国内体育用品的竞争格局已基本确定,行业竞争格局趋于成熟。
稳固二三线城市、进军一线城市是国内品牌的必然选择
与国内其他体育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专卖店,这是国内品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过去几年他们的专卖店几乎覆盖了中国的所有城市。这既是历史的选择,又有使命的必然性。
与其他国内体育领导品牌,与国际品牌抗衡的力量最初(一直延续到现在)都来源于国内二三线城市。这也是中国运动品牌发展的一个特有现象。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较早进驻国内一线城市,如今基本实现行业垄断。而国内品牌起步较晚,面临已近垄断的一线市场,他们早期更多地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格局,以二三线城市作为自己的主体消费市场。无论是价位还是产品,国产运动品牌更容易被这些区域的消费者所接受,于是就出现了国内运动品牌缺乏一线市场占有率的战略布局。事实也证明,真正广阔的市场也确实存在于这些区域当中。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当下,国际的高端价位明显不及国内品牌的低价位来得有竞争力。今年,国内各大运动品牌销售额都高度增长,而国际品牌却出现库存积压,销售额纷纷下滑。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凸显了国内运动品牌的良性发展,以及二三线市场的重要根基作用。
然而,稳固二三线城市之后,进军一线城市又是国内运动品牌发展之后,谋求国际体育品牌市场,扩张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匹克的6000家店面进驻上海正是这一蝴蝶效应的第一次翅膀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