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双星名人国有股权出清
【中国鞋网】临近尾声的双星鞋业私有化在行将完成最后一个步骤之际依然非议不断。
自2002年成立来,出于激励双星集团高管及中层员工目的而成立的双星名人公司就受到“倒腾”国有资产的指责,当时,集团将部分制鞋资产及资金以股权激励、员工福利、高管认购等方式划进双星名人,从而拉开了双星集团鞋业资产的私有化开端。
到了2007年末,资金实力有限、主要由双星集团总裁汪海等高管控股的双星名人,通过以极低价格“蛇吞象”般收购双星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青岛双星的制鞋业务,掀起了双星集团制鞋业务私有化的第一个高潮。
随后,在一年多时间内,双星名人完成了双星集团制鞋业务私有化的第三步,即对品牌旗下销售公司控股权的收归,成功掌握了原双星集团业务的市场网络。由于在此过程中,双星名人与双星集团董事长汪海与其一手培育起来的“民营”渠道商刘树利夫妇反目,关于双星名人“倒腾”国有资产的质疑越发强烈。
而当完成了对双星鞋业及市场渠道的控制后,双星名人在2009年5月开始了私有化的最后一步——拍卖双星名人公司中仅存的16.59%国有股权,实现双星名人公司自身的“民营化”。此举也最终将围绕双星名人自成立来出现的非议推向了顶峰。
双星高管放弃股权竞拍?
目前,双星集团的制鞋业务几乎全部划进了双星名人公司,由此,通过此次将仅剩的16.59%国有股权拍卖,双星名人在完成自身“民营化”后,也宣告了双星集团制鞋业务私有化的最终完成。然而,在故事即将结束、双星名人国有股权拍卖行将完成之际,围绕拍卖国有股权前前后后的“反常”、竞得人的神秘身份,以及竞得人与双星集团存在业务关系的坊间猜测却掀起了业界对双星制鞋业务私有化的最大质疑浪潮。
双星名人国有股权的拍卖是在5月15日正式举行的,共有5家单位拟定参与竞拍,不过,最终在竞拍现场的却只有3家单位,
在这场竞拍会上,激烈的角逐让人看到了双星名人股权的受欢迎度,青岛环孚纺织品有限公司与神秘男子“吴康”之间展开了数百轮较量才最终分出胜败,而神秘男子“吴康”最终以5111万元,超过起拍价3.2倍的价格竞得股权则极大展现出双星名人的价值。
很明显,竞拍的过程是公正而又合理的,超过底价3.2 倍竞拍价也表明竞拍的公平性。然而,这似乎仍不足以减少坊间对此次竞拍的非议。实际上 ,不少业界人士人仍对竞拍充满疑问。
首先是曾引起极大争议、拥有“特殊”身份的竞拍单位双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突然“消失”,作为双星名人的控股子公司,双星房地产曾计划参与竞拍,事实上,从青岛产权交易网上挂牌的股权转让信息看,双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竞拍资格是受到认可的。
然而,它最终缺席了竞拍会,没有参与竞价,这来得毫无征兆,因为之前,双星房地产曾顶住巨大公众压力宣布参与竞拍,虽然当时公众质疑其与双星名人及其实际控制人汪海存在关联关系,不合规。但双星房地产并未对外表示放弃。
由此,双星房地产敢于顶住压力参与竞拍,却又突然“消失”构成了双星名人国有产权拍卖前后的“反常”,引发了业界的猜想。
难道双星集团的高管真的放弃了16.59%的双星名人股权,双星房地产真的没有参加竞拍?
据悉,双星房地产的法人代表为双星集团总裁汪海之子——汪军。
神秘的竞得人
拍卖会另一个加深业界“误会”的因素来自最终的竞得人。作为此次拍卖会的获胜方,“吴康”的神秘身份令人困惑,在业界“毫无名气”的他去竞拍以制鞋业为主要资产的双星名人究竟有何目的,业界难以理解。
甚至,在竞拍结果出来之后,坊间开始出现各种关于“吴康”身份的“解读”。
其中,最为“真实”的“解读”来自国内一家相关媒体报道,该媒体援引一位匿名人士的话称,“吴康”的真实身份是为香港商人曾天赐工作,而后者通过香港恒亿拓展有限公司与双星集团一直在房地产领域存在合作。
资料显示,双星房地产与香港恒亿合作成立了青岛天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而双星房地产的一系列开发项目,基本都是该公司操刀。
而这,意味着“吴康”与双星集团存在密切的关系,“吴康”与双星集团的高管,也是双星名人实际控制人也关系密切。甚至,一些激进业界人士猜测,“吴康”在此次竞拍会中担任的角色可能为“中间商”。
就此,本报记者多次联系双星集团相关负责人求证此传言真实性,但得到答复均为不知情。
相关链接
双星名人的股权变化
据相关媒体报道及公开资料显示,双星名人的发展历程及股权变更如下。
2000年下半年,双星集团酝酿对整个集团进行改制,出于对集团高管及中层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及用于普通员工福利的需要,成立双星名人想法出现。
当时计划的方案是,双星名人由双星集团除上市公司以外的7家生产企业——青岛双星集团黄岛运动鞋厂、双星鞋厂、瀚海鞋业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鲁中公司、胶南运动鞋厂和华信印刷厂——及自然人和职工购股组建。
其中,拟划入双星名人的7家企业净资产被确定为1416万元,这当中,400万元用于股权奖励划给汪海等20人。
另外523万元是作为对公司主要经营层及部分管理骨干的奖励,不过与汪海等直接获得公司股权不同,激励对象只对期权享有收益权,而所有权仍旧属于双星集团,这部分产权正是2009年5月15号拍卖的16.59%国有股权的由来。
1416万元中剩下的493万元净资产则由包括汪海在内等27名自然人实际出资购买。
具体来说,400万元的股权奖励中,汪海、王增胜和徐平三名高管分别获得158万元、35万元和12万元,剩余195万元由付耀东、宋新和沙淑芬等17人获得;而493万元净资产认购权中,汪海、王增胜和徐平分别出资126万元、35万元和15万元购得,剩余317万元由其余24名自然人购得。
而除了被注入的7家企业的净资产1416万元外,双星集团还启动职工结余奖金1212万元,注入双星名人,这笔奖金是对汪海等高管、经营层和相关骨干的奖励,其中,汪海、王增胜和徐平分别获得406万元、100万元和30万元,另外676万元由付耀东等24名自然人获得;同时双星集团工会还拨入525万元职工结余奖金认购双星名人股权,其收益用于职工福利。
这样以来,双星名人的股本总额就达到了3153万元(7家企业的净资产1416万元+双星集团注入的职工结余奖金1212万元+双星集团工会拨入的525万元),而双星名人的股权结构则由三部分构成:双星集团持有523万股(占16.59%),汪海(690万股)、王增胜(170万股)和徐平(57万股)3名自然人合计持有917万股(29.08%),剩余1713万股(占54.33%)由双星集团工会持有。
这份完整的改制方案最终在2002年先后获得青岛市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青岛市国资委的批文;数月后,双星名人完成工商注册。
到了2006年,根据青岛双星2006年4月披露的公告显示,此时,双星名人的股权构成发生了变化,担任双星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汪海和王增胜,分别持有双星名人21.88%和11.16%的股权,算上公司其他三名高管付耀东、宋新和沙淑芬的持股,5名高管合计持有双星名人的股权达到了46.78%。
此外,汪海的儿子汪军和女婿于群力,通过双星集团工会分别持有双星名人1.74%和1.68%的股权。
而在2009年5月14日,双星名人国有股权拍卖的前一天,据青岛产权交易所对双星名人股权的公告显示,双星集团汪海、王增胜、宋新、生锡顺、沙淑芬等5名高管竞拍前合计持有双星名人44.08%的股份。